前期提要:分散染料高温染涤纶时,要尽量选用同温型的染料、耐碱稳定性较好的染料配伍染色,否则很容易产生色差、色花、色渍或色牢度低下等质量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分散染料配伍原则或建议。
1.5选用热聚集性较小的染料配伍染色实验显示.分散液中的分散染料在60℃以下的水中分散稳定性良好.然而.在染浴升温(60~130℃)、染色保温(130~135)以及染色降温(130~60℃)过程中.染料的晶粒易发生聚集.使原本稳定的分散液稳定性显著下降.甚至使整个分散体系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之为“热聚集性”或“二次结晶”。国产分散染料与进口分散染料相比.这种现象前者往往更突出。
1.5.1产生热聚集性的原因
产生热聚集性的主要原因有:
1)国产分散染料在商品化加工中所添加的分散剂与印染企业染色时补加的分散剂大多是分散剂N、分散剂MF或分散剂CNF等品种.这些分散剂具有水温越高.分散能力越差的缺陷即染料晶粒与分散剂分子之间的“结合能”(两者的抱合力)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变弱因此这些染料胶粒在高温和染液流动与织物运转所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下.便会不同程度地被拆散.使原来的分散稳定性下降。
(2)随着温度的提高.染料自身的活化能随之
常用分散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聚集与解聚倾向是不同的.大体有种情况:一为不易发生聚集(图2中曲线1),没有因聚集而造成的染色不匀问题.故适合应用:二是发生聚集,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染料的聚集体会重新解聚(图2中曲线2),如在染浴中施加1~2g/L高温分散匀染剂,一般不会造成染疵,故也可以应用;是易于聚集.且聚集体难以解聚(图2中曲线3),故对染色质量的影响大.不宜使用。
1.5.3热聚集性的检测方法
冈为染料的热聚集性存在差异.因此使用染料时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和选择检测的方法有几种.最贴近实际的当属“染色法”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试液、织物和设备:
试液:
分散染料(%,0wf) 2;
冰醋酸(g/L) 0.3;
浴比 l:30:
温度(℃)120(其持续时间为0)。
试验织物:涤纶平针织物
试验设备:升降式高温高压染样机。
(2)试验步骤:将准备好的试验用织物卷到提篮搅拌筒的内简上.并用橡皮箍圈或棉纱将试验用布的两端固定,如图3所示,将外套筒套上,固定。然后浸渍到染液中.密封高温高压染样机.开启上下搅动,并以单电热管升温(2.5/min).当温度达到120℃时,立即降温取试验用布进行水洗,晾干或用低温烘干,待其干燥后进行评级。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