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分散染料漫染的配伍技术(2)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

用分散红玉SE—GFL染1%深度(oWf)的涤纶.日晒牢度(ISO标准)可达6级,同样染锦纶,日晒牢度却只有3~4级。

因此说染涤纶13晒牢度好的分散染料.染锦纶就不一定符合要求。

(2)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拼色.其13晒牢度有时低于单色染料的日晒牢度.这称为“催化光解”现象故实际生产时应注意染料的配伍选择。

3)日晒牢度的高低与染色深度有密切的关系,规律是色泽越深,日晒牢度越好。因此在染色打样前必须结合染色深度来选择合适的染料。即:染深色可选用日晒牢度较低的染料:染浅色则必须选用日晒牢度高的染料。

(4)目前国内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应用的日晒牢度标准主要有二个:①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即ISO.105一B02标准(GB/T8427—1998标准等效采用),实行8级制。8级最高,1级最低。②美国纺织化学家及染色家协会标准.即AATCC16E一1987标准与AATCC16A一1988标准,实行5级制,5级最高,1级最低显然AATCC标准中的1级相当ISO标准中的1.6级。国内外的染料厂商主要采用ISO标准(8级制),而国外纺织面料的经销商与印染企业则主要采用AATCC标准(5级制)因此印染企业在接单审查客户对13晒牢度的要求时及在参阅染料厂商提供的染料色卡有关日晒牢度数据选择染料时.必须把厂商与客户执行的日晒牢度标准搞清楚.千万不可混淆。

1.4选用热迁移性小的染料配伍染色

1.4.1染料热迁移的危害

所谓热迁移性.是指分散染料染色后在130℃以上干热处理过程中部分染料从纤维内部向纤维热表面迁移的一种现象热迁移性是分散染料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性质实际检测结果证明以下三点值得格外注意:

1)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与分散染料的热升华性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没有规律可循。即低温型(E型)染料升华性较大,并不等于其热迁移性较大;高温型(S型)染料的升华性较小,并不等于热迁移性较小。这一点不可混淆。

(2)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在高温干热条件下热迁移性的大小不同.而且差异颇大。

(3)同一个染料染色方式不同、染色深度不同、热处理条件不同、后整理助剂不同.染料热迁移性的大小也不同。

这就给分散染料的实际应用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隐患,即染色物在高温后整理(如定形)的过程中.染料的热迁移行为不仅会使染色物的水洗牢度显著下降.还会因不同染料的热迁移量不同使染色物的色光发生明显改变。在现实生产中,常常发生染色出缸时色光相符、湿牢度优良.高温整理后湿牢度变差、色光走偏,达不到客户要求。不得不“复修”的问题其实就是分散染料在高温干热后整理的过程中涤纶上的染料发生了不成比例的热迁移所致所以对分散染料的热迁移给染色质量的危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在实际生产中要尽量选用热迁移性较小的染料配伍染色实践证明.这对稳定布面色光、提高染色湿牢度十分有效。

1.4.2分散染料热迁移量的测试方法

1.4.2.1染色(涤纶织物)

处方:分散染料(%,owf)      1-4;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