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散染料高温染涤纶时,要尽量选用同温型的染料、耐碱稳定性较好的染料、日晒牢度相近的染料、热迁移性小的染料及热聚集性较小的染料配伍染色,否则很容易产生色差、色花、色渍或色牢度低下等质量问题。分散染料染锦纶时.染料的配伍则除要注意分散染料的温型、耐碱稳定性、日晒牢度、热迁移性在其染锦纶时与染涤纶时的不同表现外.还要注意分散染料染锦纶时的色光变异性。
分散染料无论是高温高压染涤纶.还是沸温常压染锦纶.都有一个“配伍”问题.尤其是高温高压染涤纶时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这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的分散染料在高温浸染中具有五大性能缺陷:①上染同步性显著不同(如上染温度、上染速率、控温范围);②耐碱稳定性显著不同;③热凝聚性显著不同;④热迁移性显著不同;⑤日晒牢度显著不同。因此分散染料浸染染色时.尤其是高温染涤纶时.染料的组合配伍性一定要好。不然,很容易产生色差、色花、色渍、色牢度低下等质量问题。
1分散染料高温染涤纶
生产实践说明.分散染料高温染涤纶时.染料的组合配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选用同温型的染料配伍染色
原因是不同温型的分散染料其染色性能差异较大,上染同步性不良。
1.1.1浸染温度
检测结果说明.不同温型的分散染料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浸染涤纶的最佳温度(指得色量最高、重现性最好的染色温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讲,低温型(E型)染料为125℃;中温型(SE型)染料为130℃,高温型(S型)染料为135℃。
由于不同温型的分散染料在高温条件下染色时.其上染率(得色深度)与染色温度的依附性大小不同.所以实际染温一旦偏高或偏低.就会造成不同温型的分散染料上染率产生差异.引起色光波动。譬如,E型与S型染料混拼.采用二者的中间温度130℃染色,一旦染温偏高,许多S型染料的上染率会随之显著增加.而E型染料的上染率却变化不大;一旦染温偏低.这些S型染料的上染率又会随之下降,而E型染料的上染率却较少变化。所以,实际染色温度的差异一般由温度的检测误差引起)必然会造成小样放大样时色差较大和大生产时色光不稳定、重现性不佳的问题出现。
1.1.2保温时间
由于低温型fE型)分散染料分子结构相对简单、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高温(>120℃)条件下比较容易进入涤纶纤维.也比较容易在纤维内扩散.因此对高温保温染色时间的要求相对较低即使高温保温染色时间相对短些.也可以达到上染平衡.并实现匀染透染。而高温型(S型)分散染料由于分子结构相对较复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即使在130~C条件下染色.在涤纶内的扩散速率也比较慢。欲达到上染平衡并获得匀染透染、重现性好的效果.必须有较长的高温保温染色时间才行。
正是由于E型与S型染料对高温保温染色时间的长短要求不同.二者混拼染色时高温保温染色时间一旦不足(S型染料未能充分达到上染平衡),不仅会造成明显色差.还会产生匀染、透染效果不良的问题。
1.1.3控温范围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涤纶.尤其是喷射溢流绳状染浅色时.由于分散染料在100~120℃的升温区间上染迅猛.容易产生“云状色花”.所以在此温区要控温染色.即要控制升温速度.减缓上染速率然而由于E型染料比S型染料上染更容易,所以E型染料的控温范围相对较低(实验表明,E型染料的控温区为100~115℃.S型染料的控温区为105-120℃)。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