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棉纺 >

棉纺工艺上车的实例探讨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7日

1、随着设备更新换代及设备制造精度的提高,设备的平装工作变得简单化、傻瓜化了,但这并不意味平装原理与技术就不重要了。

2、随着老一辈的设备技术工人退休或离岗,新的技术断层已非常严重,很多年轻工人学习不到一个月就认为自己会了,是真正的会了吗?

3、我从多年的设备平装中,自我总结了九个字,不算真经,但绝对对大家会有所帮助,这九个字就是:基准、定位、平、直、稳、准、光。

实例一:“九字经”在A186梳棉机平车过程中的应用:

1、一台机器由很多个部件和另件组成的,每个部件或另件的安装和组合要时刻牢记“基准”与“定位”的概念。

2、机架的安装与定位:一个物体在空间有六个自由度,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下左右前后,安装与定位实际上就是正确控制这六个自由度。

可以说机架是其他部件安装的基础,是其他主要部件(如锡林、道夫、刺辊)的主基准。机架的前后定位基准是机框前侧线,左右定位是机框中心线,而上下定位就是机框的水平了。前侧线平齐、中心线对正、水平做好,于是机架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定位就固定了。当然,现在设备加工精度高了,做起来比较简单,以前的老机还必须对每块墙板做短水平,横档的开档还需要垫、锉进行修正,五十岁以上的师傅可能都深有体会

3、锡林定位:前后定位是吊锡林的前侧线,左右定位是用四角定规(当然在四个角不一致时会有舍有弃),上下定位靠的是机框水平和轴承座高低的精度。

4、道夫和刺辊的定位也基本相似,只不过它们的前后定位是以锡林和道夫的隔距,锡林和刺辊的隔距来确定,刺辊左右定位是以刺辊端面和覆盘之间的隔距结合轴承座的位置来进行定位完成的。

5、通过上面的简单描述,我想大家对“基准”和“定位”有了深刻的映象,您在平时的检查工作中时刻想到这四个字,会避免很多问题的。

6、“平、直、稳、准、光

”这是对纺纱设备部件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用水平仪检查“平”字,用拉线,百分表检查“直”字,要用静平衡、动平衡保证“稳”字,要用定规、隔距检查“准”字,对通道部分要保证“光”字,这是搞设备的真谛,设备状态好了,工艺才能真正上车。这五个字做不好,设备不可能开好,质量不可能很好,工艺不可能真正上车,相信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因此我们检查设备,检查工艺上车,必须牢记这五个字,比如说:你的罩板有毛刺,虽然隔距做得很好,工艺很合理,罩板挂花后你的质量能好吗?我对我的工人和采购人员经常有这样一个基本要求:只要是和棉花(纤维)接触的地方就是通道,配件必须给我买最好的,平洗车是一定要给我擦得光亮不挂,运转时见不到有任何挂堵现象。

实例二: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1997年我们安装细纱机时,细纱主任为了赶进度,忘记拉龙筋边线,我去检查时发现没拉龙筋边线,主任对我说:问题不大,敲锭子能敲过来,我反问一句:主轴怎么办?主任恍然大悟,赶紧返工。为什么?主轴定位是以龙筋边缘为基准用卡平枪定位的,龙筋边线未拉,主轴失去了基准,这样的平车肯定不合格。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