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式锭翼清洗机
如德国Holz公司H2O型锭翼清洗机及国内类似产品,其原理是使用加热到80℃~85℃添加清洗剂的水溶液,通过管道以一定压力喷射到粗纱通道管壁上以清除管壁上的污垢。喷射出的液体可以回收并通过过滤系统,循环使用。
我们曾从德国引进过这种锭翼清洗机,但试用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锭翼粗纱通道管壁上的污垢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污垢与管壁结合力强,用喷淋的方法难以将污垢清除下来。这相当于一个长期不洗澡的人,身上的污垢既多又与皮肤结合牢固,要想通过淋浴冲洗清洁是不可能的,他必须通过泡、搓洗、喷淋才能达到清洁的目的。这种清洗机另一个缺点是锭翼在经过液体喷淋之后必须烘干,否则无法纺纱。
2、半机械化清洗方法
“中氏锭翼使用手册”中介绍:对于闭式悬锭粗纱通道的清洁采取三个步骤进行;即溶解、清除、擦净。首先是溶解污染物:采用高速电站(3000r/min)夹持蘸有溶剂的软轴(芯为软轴,外层为棉纱包缠)在通道内旋转2-3分钟(视污染程度确定),旋转时手持电钻作上下运动(动程不大于二公分),通过溶剂和软轴的打磨将通道管壁上的污染物溶解。一般软轴蘸溶剂后只能清洁2~3锭之后需重新蘸溶剂,以清除部分转移到软轴上的污染物。其次为清除污染物:以尾端挂有蘸溶剂的软质棉布条的铁丝穿过通道,用手牵引铁丝使布条通过通道,带走被溶解的污染物。最后为擦净通道:以尾端挂有清洁的软质棉布条的铁丝穿过通道,用手牵引铁丝使布条通过通道则该锭的清洁工作完成。
以上方法经过实践虽然简单易行,但在棉纺厂实施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在执行过程中易发生以下情况:
a. 蘸有溶剂的软轴、布条一次清洁的锭数过多,致使有部分锭翼的污染物未得到有效的溶解或清除。
b. 操作时软布条未充满管腔,牵引时轻松则不能达到真正清洁管壁的作用。
以上手工操作方法往往因人因时而异,操作费劲、效率较低,不同操作者清洁效果差异很大。难以真正解决棉纺厂闭式悬锭粗纱通道的清洗问题。
3、干式锭翼清洗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