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假捻器
安装在锭翼顶端的假捻器零件虽然小,其作用与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纺织工艺工作者所认识。它可以增加粗纱纺出段(前罗拉输出点到锭翼假捻器假捻点之间的粗纱)的捻回数,缩短无捻三角区,增加纺出段粗纱的张力,减少伸长与前后排粗纱伸长率差异,减少粗纱断头,提高粗纱质量及粗纱工序效率。
一般以纺出段捻回数来判定假捻效果。假捻度可达粗纱真捻的一倍至数倍,对粗纱纺出段张力、强度及伸长率产生显著影响。假捻与真捻在现有的粗纱机上同为Z捻。粗纱的假捻度在过假捻器以后自动释放至粗纱工艺能规定的捻度。假捻效果取决于如下因素:假捻器材质、假捻器形状、假捻器与粗纱接触处即假捻器直径的大小、锭翼转速、卷绕张力的大小及所纺纤维的品种等诸多因素。
假捻器的材质有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醋简称Pu)弹性体,橡胶和聚酰胺塑料(PA)等,聚氨酯假捻器摩擦系数较大,耐磨、耐油,一般采用注塑方法加工;橡胶假捻器摩擦系数大,假捻效果好,但耐磨性差,用寿命短;聚酰胺假捻器摩擦系数较小,主要靠摩擦面上的齿点增加假捻效果。目前,粗纱假捻器以使用聚氨酯材料居多,其硬度一般为邵氏A75~90,硬度低者,假捻效果好,但耐磨性差,硬度高者,耐磨性好,但摩擦系数减小。建议纺纯棉可用低硬度Pu假捻器以增强假捻效果,纺涤棉或纯化纤则使用高硬度PU假捻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假捻器的形状,有锥形,筒形,喇叭形,锅形等多种;以摩擦面状态分则有稀齿,密齿,无齿之分。可通过改变假捻器锥形角大小来弥补粗纱等高锭翼导纱角不同,减少前后排锭翼假捻效果差异。也有前后排锭翼使用摩擦面状态不同的假捻器来减小导纱角不等带来的假捻效果差异。假捻器入口的形状与摩擦面上齿的形状与密度对假捻效果的影响以及形状各异的假捻器对粗纱品种的适纺性尚需在实践中加以判断,一般而言,纺纯化纤者以使用无齿光面的假捻器较妥。可以避免齿部起毛,齿的高度以不增加粗纱毛羽为度,齿高者假捻效果好,但会将部分纤维从弱捻的粗纱中钩出,增加粗纱的毛羽。
假捻器与锭杆的联结方式有锭杆孔定位及锭杆外圆定位二种。前者如丰田及部分FA458A粗纱机,后者如丰和,青泽及FA15A,FA421等粗纱机,锭杆孔定位要求假捻器与锭杆孔径向与轴向配合精度均较高。否则会造成假捻器安装困难或与锭杆不同步。有时还会造成假捻器挂花,其唯一的优点是假捻器外缘与上龙筋罩壳相匹配,能防止飞花进入传动部位。锭杆外圆定位则较为可靠。但两者间过盈量大会使假捻器安装拆卸比较困难,此外,为防止飞花进入上龙筋传动部位须增加防尘圈零件。假捻器摩擦圈的直径一般悬锭锭翼为 Φ20~22,托锭锭翼一般为Φ16左右,过大则受机器结构限制,过小则假捻效果差。
采取提高假捻器材料摩擦系数或增加假捻齿来提高假捻效果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作用:如在运转中可发现有些品种粗纱在进入假捻器后,有部分纤维从粗纱表面分离出成圈状再回入粗纱,将有齿假捻器换成无齿光面假捻器,此现象仍存在,其粗纱毛羽较多。有一些纺织厂曾出现所纺粗纱有2cm机械波,有时又不存在,是否系假捻器所为,尚待验证。
六、粗纱锭翼的维护与保养
1.粗纱通道的清洗
粗纱通道每天都有数万米粗纱通过,粗纱纤维上的棉腊,虫屎,化纤油剂会逐渐积聚到通道壁上,造成粗纱纺纱段张力的变化,产生挂花,积花。因此,当粗纱纺纱段张力参差不齐,断头有增加的趋势时,必须对粗纱通道进行清洁保养。开式锭翼一般用柔软的布条蘸清洗溶剂在通道中来回拉扯而除去污垢。闭式锭翼我们推荐的方法为:a.溶解污垢:用高速电钻(3000转/分左右)夹特蘸有溶剂的清洁软轴(芯为软轴,外层为棉纱包裹)在通道内旋转2~3分钟b.清除污垢:使蘸有溶剂的软质布条通过内孔带走被溶解的污垢c.擦净通道:将清洁的软质干布条通过内孔。应用上述方法时应注意:清洁前应将假捻器取下,上述清洁过程的每一步骤所使用的工具只能清洁2~3锭:如清洁软轴每使用2~3锭须重新蘸溶剂;布条在使用2~3锭后必须更换。布条通过粗纱通道必须充满内孔,以较大力量通过才能达到清洁要求。
国外,出现有以加热的含清洗剂的流体冲洗闭式锭翼粗纱通道的工具,我们试用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因为粗纱通道壁上的污垢与管壁结合非常牢固,就象一个长久不洗澡的人,不可能通过淋浴清洗掉身上的污垢,只有通过泡、搓的办法才能做到彻底的清洁,闭式锭翼的粗纱通道清洁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