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棉织物基光催化功能材料制备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1日

由表2可见,纯棉织物在紫外线照射下CO2气相色谱峰面积为0,说明纯棉织物对甲醛几乎没有分解作用;而经过TiO2处理的试样,CO2的量明显增加,说明试样对甲醛有明显的光催化作用。进一步对比1、3、5、7、9号试管可以看到,当滴加1滴甲醛时分解效果最好,随着甲醛滴数的增加,甲醛分解效果差别不大,即在30mL的试管空间,能够显著地分解1/27mL的分析纯甲醛,相当于在1m空间,能够分解1234,6mL的分析纯甲醛,说明1号试管中甲醛的浓度已经大大超过实际生活环境中的甲醛浓度。根据式(1),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样布对甲醛的分解效果随着甲醛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在气相光催化反应中,光致空穴h+的氧化性比·OH的氧化性强,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物质充当电子和空穴的俘获剂,使电子一空穴对的简单复合受到抑制,氧化还原反应仍能发生。在无水条件下,光致电子的俘获可以是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氧,光致空穴的俘获剂可以是有机物本身。所以,当甲醛浓度越高,试管内氧气浓度越低,减少了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也就降低了催化反应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当滴加1滴甲醛时(约1/27mL)分解效果最好。正交试验中甲醛的滴加量选择1、2、3滴作为3个水平。

2.4正交试验

采用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设计方案。利用k(3)正交法得到9个试验条件,如表3所示。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8/20110831-034440-200.jpg

从表3中CO2气相色谱峰面积得知,当分散剂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TiO2质量分数为3%,滴加1滴甲醛时,在紫外线照射下,30mL试管中10cmX1.5cm织物分解甲醛产生的CO2的气相色谱峰面积可达9575692,远高于其他条件的效果,可以认为是棉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

3结论

1)配置TiO2分散体系时,在水中添加一定量的无水乙醇,能够减少纳米的聚集,形成稳定的分散液,分散剂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时,体系的分散效果最好。

2)在分散体系中TiO2含固量越高,织物上TiO2负载量越大;但TiO2含量太高,容易发生纳米粒子局部堆积,影响光催化效果及织物的手感。当分散体系中TiO质量分数为3%时,织物的光催化效果最好。

3)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织物表面沉积的TiO2经紫外线照射能够分解较高浓度的甲醛。

 

<<上一页[1][2][3][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