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纤维素酶及其研究进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纤维素占植物于重的35~5O,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大的可再生性物质,它的降解是自然界碳素循环的中心环节。纤维素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从1906年在蜗牛消化道发现纤维素酶以来,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问题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很大关注]。纤维素被彻底分解而又无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利用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葡聚糖内切酶、葡聚糖外切酶和B-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的木聚糖酶活力。由于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已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它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在中国甚至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故纤维素酶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它的生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纤维素酶的性质

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比较典型的有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eillium)。

1.1纤维素酶的组成与分类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指能水解纤维素B一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变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一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即葡聚糖内切酶(EC3.2.1.4,也称CX酶)、葡聚糖外切酶(EC3.2.1.91,也称C1酶)、B-葡萄糖苷酶(EC3.2.1.21,也称纤维二糖酶)三个主要成分组成的诱导型复合酶系。

CX酶能在纤维素酶分子内部任意断裂B—1,4糖苷键。C1酶能从纤维分子的非还原端依次裂解p一1,4糖苷键释放出纤维二糖分子。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二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C1酶和CX酶主要溶解纤维素,纤维二糖酶主要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转化为葡萄糖,当三个主要成分的活性比例适当时,就能协同作用完成对纤维素的降解。其酶催化效率高,比单一酶高106~107倍。

1.2纤维素酶的理化特性

不同来源的纤维索酶的理化特性都不尽相同。内切型酶的分子量介于23~146kDa之间,如真菌的异构酶EGI和EGIII,EG1分子量约为54kDa,EGII1分子量约为49.8kDa。但也有例外,纤维粘EG有两种菌的内切酶分子量只有6.3kDa。外切型酶的分子量介于38~118kDa之间,如木霉的CBH有两种异构酶CB—HI和CBHII,CBH1分子量约为66kDa,CBHII

约为53kDa。

通过对纤维素酶一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研究发现,纤维素酶分子普遍具有类似的结构,由球状的催化结构域(catalyticdomains,CD)、连接桥(1inker)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ellulose-bindingdomains,CBD)三部分组成。外切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长环状通道中,它只能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纤维二糖。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