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系无机抗菌剂呈中性,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耐酸、耐盐和弱碱、耐洗涤、对热和光有较高的稳定性。
4.5使用方便适应面广
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中平均银离子粒径仅为20.165nm,能在一定介质中均匀分散,对加工工艺没有特殊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纤维、织物、塑料、陶瓷等产品中。
5纳米系列抗菌剂的应用方法
纳米系列抗菌剂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卫生整理时,主要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高细度的抗菌剂粉体均匀地分散在纺织品上;二是如何使抗菌剂与纤维结合,既具有耐久性、又不影响织物原有的风格。至今,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整理法和共混纺丝法。
5.1纺织品抗菌整理法
纺织品抗菌整理法主要有浸轧、涂层等方式,它是借助于固着剂的粘着作用,将纳米抗菌整理剂固着在织物上的抗菌卫生整理方法。该整理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工艺简单,牢度良好,可适应于任何种类纤维的织物。但作为涂层整理液重要组分之一的固着剂,应进行合理选用,这是保证整理织物耐久的抗菌效果和良好手感的关键。要求固着剂与抗菌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成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弹性和柔软性能。通常纳米抗菌整理剂生产厂家会提供合适的整理液处方组成、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但织物经如此整理后的手感和摩擦牢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接技试验取得成功,将可能较好地解决整理织物的手感、摩擦牢度及耐久性等问题生产中亦有采用浸渍整理的方法,此法处方简单、应用方便,市场上已有部分经抗菌处理的纺织品销售。但由于没有固着剂的作用,其耐洗涤性欠佳。
为了丰富抗菌纺织品的花色品种,研究分析了印花一整理复合加工工艺。将适量的纳米抗菌整理剂加入到涂料印花色浆中,一次性实现印花和抗菌卫生整理的双重效果。一来可以赋予加工织物一定的抗菌卫生功能;二来可以扩大抗菌卫生产品的花色品种,更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此处方中采用了纳米级硅基氧化物作添加剂,从而提高了印花色牢度和手感。该工艺用于花纹面积较小或图案较为精细的天然纤维纺织品时,效果更佳。
纺织品抗菌整理工艺举例:
5.1.1浸渍整理工艺
以纳米银胶在全棉织物上浸渍整理工艺为例:
(1)整理工艺:
纳米银分散液10~g/ml(经4次超声粉碎后制成处理液)
浴比 1:50
温度 60℃
时间 40min
(2)后处理工艺:中性洗涤剂2g/L,浴比1:30,温度40℃,洗涤5min。取出试样,用清水洗涤2min。
整理结果:织物的抗菌效果和耐水洗牢度均较好,经1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菌率仍达95.4%
并且,织物的抗菌效率随织物上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只是增长率逐渐趋于平缓,当银含量增大到82rng/kg时,织物的抗菌率为99.9%但织物整理后,白度下降,润湿性变差。
5.1.2浸轧整理工艺
以纳米抗菌整理剂scj-951为例:纳米抗菌整理剂SCJ一951具有高效的抗菌性,适用于棉、涤棉、锦纶、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卫生整理,可以用于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室内装饰用布、沙发床垫用布、袜子、地毯、非织造布、鞋用布、空气过滤材料等对手感要求不过高的情况。多家国内权威卫生单位测试证明:SCJ一951抗菌整理织物具有明显的抗菌、防臭、止痒作用,对细菌、真菌和霉菌的抑菌率达99.9%以上,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无毒,对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瘙痒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