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羊绒针织品抗菌功能整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还希望其具有保健等特殊功能。羊绒纤维属多孔性材料,通过纤维叠加编织又形成无数孔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容易吸附菌类。而为了充分发挥羊绒的保暖效果,羊绒衫经常贴身穿着,在此过程中,人体排出的汗液、脱落的皮肤和皮脂等都为菌类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菌类的滋生易造成皮肤交叉感染而传播疾病。羊绒衫的抗菌整理,就是使羊绒织物具有抑

制菌类生长的功能。另外,纺织品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是纺织技术进步的方向,抗菌整理也是提高羊绒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符合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健康理念的要求。

1纺织品的抗菌整理机理

抗菌整理技术是一门牵涉面十分广阔的边缘科学,涉及染整、化工、医学、微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该技术将抗菌整理剂应用于纺织品上,可以赋予织物不同程度的抗菌性能。抗菌整理剂的品种不同,抗菌机理也不相同。

1.1抗菌整理剂的微生物学抗菌机理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醛类等;干扰细胞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氧化剂、重金属盐类;损伤细菌细胞膜,如酚类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

1.2抗菌整理剂的工艺学抗菌机理

溶出迁移抗菌机理:也称有控释放机理,经抗菌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在一定的湿度下,会缓慢释放出抗菌剂,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即抗菌剂从所处理织物的表面溶出和迁移,起到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非溶出抗菌机理:它是一种作用方式完全不同于溶出技术的抗菌处理,抗菌剂以分子状态与纤维结合。非溶出抗菌机理的典型代表是分子键合技术和分子作用力技术。分子键合抗菌技术是依靠活性基团将抗菌物质通过交联反应或聚合反应等方式结合在纤维素或蛋白质等纺织品的活性基团上,从而使纺织品具有耐久的抗菌能力。当细菌接触到整理剂所在的纺织品表面时便将其杀死。疏水性合成纤维的分子中缺少像纤维素纤维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抗菌整理剂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抗菌整理剂难以通过键合的方式与纤维结合。通常是选择与疏水性纤维有很好亲和力的抗菌整理剂,通过对纤维进行高温处理使抗菌剂分子吸附并固着到纤维中。

2实验

2.1材料

待洗缩的羊绒针织品,抗菌整理剂SCJ一2000(北京洁而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羊绒柔软剂FK一220B(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2实验方法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