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抗菌自清洁复合功能整理冬季保暖针织物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实验参数:预烘温度为120℃,时问为2min;焙烘温度为170℃。时问为1min。

当整理剂浓度分别为15g/L、40g/L、65g/L时,对织物保暖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整理剂浓度的增大,整理后织物的保暖率和克罗值变化趋势相同,均先增大后又降低。主要原因是整理剂浓度越大,织物表面形成的薄膜也越粗糙,使得纱线间形成较大空气层,其中静止空气增加,直接导致织物保暖性随整理剂浓度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整理剂浓度进一步增大,整理剂中越来越多的中微小颗粒渗入纤维空隙中,减少了纱线间的静止空气,保暖性变差。故确定整理剂适宜浓度为30~40g/L。

2.2焙烘温度对保暖针织物保暖性的影响

实验参数:整理剂浓度40g/L。预烘温度为120℃,时间为2min;焙烘时间为1lmin。

当焙烘温度分别为130℃、170℃、210℃时。对织物保暖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以过低或过高的焙烘温度整理织物,保暖率和克罗值数值变小、保暖性变差。因为焙烘温度过低,整理剂在织物表面成膜不完全;由于试样表层为全棉织物,其熔点约为229~230℃,中间涤纶低弹丝熔点约为260℃,温度过高,会对纤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使织物泛黄、变脆发硬。因此整理温度适中为宜,确定焙烘温度为160-170℃。

2.3焙烘时间对保暖针织物保暖性的影响

实验参数:整理剂浓度40g/L,预烘温度为120℃,时间为2min;焙烘温度为170℃。

当焙烘时间分别为Omin、1min、lOmin时,对织物保暖性的影响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焙烘时间也是影响织物保暖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未经焙烘的织物(即焙烘时间为Omin)保暖性较差,原因是未经焙烘整理,织物表面成膜不完全,且纱线干燥不充分,含水膨胀的纱线使保暖性降低;织物经焙烘后,保暖率和克罗值均大幅提高,说明保暖性变好;1min以上的焙烘时间可以增强整理剂中起功能作用的粒子的交联成膜,保暖性也较好,但焙烘时间持续增长,对纤维损伤较大,破坏了棉纤维本身良好的吸水性能。可能影响织物其他服用性能,能源消耗也较大。因此保证焙烘时间对整理效果尤为重要,确定焙烘时间为1min左右为宜。

2.4整理工艺参数的优化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