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疵是在纺纱过程中由于原料、机械、工艺、环境及操作等五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使纱线上有一定长度及粗细的粗节、细节、棉结、异纤或其它污染。这些纱疵对纱线及织物的外观质量都有负面的影响,也会影响下道工序的生产效率及成品的质量。因此,对于纺纱厂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问题。纱疵又分为常发性纱疵和偶发性纱疵两种。在现代化纺纱厂里,常发性纱疵是以条干均匀度检测仪检测管理的,有粗节、细节、棉结及异纤四种,以每1000米纱上的疵点个数进行考核。偶发性纱疵要比常发性纱疵大,而且并不经常发生。分为短粗节、长粗节、细节及异纤等四种,以每10万米纱上的纱疵数来表示,是以纱疵分级仪进行检验和分级的。
2007年乌斯特纱疵分级图包括一般纱疵分级图及有色异性纤维分级图两种,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增加了有色异性纤维分级图,也扩大了对一般纱疵分级的分级的范围
图2所示为CLASSIFICATION对突发性粗节疵点的分析A1—D4的分级情况,突发性疵点在原色布上的影响要看疵点的情况。
应用USTERCLASSIMAT QUANTUM系统还可以确立新的分级, USTERCLASSIMAT QUANTUM系统可以展示出新的粗、细节及异纤的情况并于以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