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棉纺 >

自动络筒机对毛羽的影响

来源:秦贞俊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4日

目前先进的络纱技术已走上自动化、高速化阶段,自动络纱机线速度高达2000米/分, 实现了生头、接头、清纱、防叠、线检验纱疵等自动化功能,集机电仪于一体,但也产生许多增加纱线毛羽的不利因素,如络纱速度高会使纱线与通道及槽筒之间的磨擦增加。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纱线从纱管上退绕下来要经过许多自动关卡,接受清纱、接头等处理,使加工路线加长,增加纱线受磨损的机会。为了减少因络纱而增加的纱线毛羽,国内外在高速自动络纱机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络纱机的络筒速度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使纱线退绕张力及络筒时的气圈都得到控制,基本做到一致,减少因张力过大而使纱线与通道零部件及空气的磨擦,同时也减少了筒子纱与槽筒之间的滑移而造成的摩擦从而减少毛羽的产生。像德国Autoconner-238、338, 意大利沙维沃的Espero型都采用单锭调速技术,使络纱张力均匀一致,我国青岛纺机沙维沃Espero自动络纱机及上海二纺机生产的Autoconner238自动络筒机均有变频调速、均匀控制络纱张力的机构。
  2、日本村田公司生产的PC21型自动络筒机加装了气圈控制器,它是一项专利。控制器可随管纱上纱退绕的部位而升降,有效控制了张力变化,对减少毛羽有利。此外,机器上还装有栅式张力控制装置,自动调节络纱张力,使整个络纱张力均匀一致。
在1999年巴黎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中,日本村田公司展出的PC21型自动络筒机上加装了一种新设计的涡流喷咀装置,代替了Balcon气卷控制器,纱线在被卷绕成筒前经过这种涡流喷咀机构时,伸出纱体较长的毛羽在涡流喷咀的气流作用下被捻入纱体,从而减少纱在线的毛羽,提高了纱线外观质量,由于纱线毛羽的减少,进而也改变了后工序运转状态,提高了织机效率及匹布织物外观质量。
  3、Autoconner338及PC21型自动络筒机采用气圈破裂器,Autoconner

338是用弹簧加压园盘式张力器,调节方便,PC21型自动络筒机则采用气动加压的双张力盘进行张力调节。所有这些都使纱线退绕的张力及气圈受控,做到张力稳定一致,减少因张力过大而使纱与通道零部件及空气的摩擦增加,从而减少了毛羽。以日本村田No-7-Ⅴ自动络筒机上加装的BalCon气圈控制器为例, 加装后使整个络纱过程中络筒张力保持稳定,有效减少了络纱后的状况对比(络筒时细纱管上纱的位置分为10段。)(试验纱支30英支纯棉纱,毛羽数单位:(3毫米/10米)毛羽并明显低于无控制器的纱的毛羽量。表3.加装与不加装气圈控制器,加工纱线毛羽表3表明:不加装气圈控制器的络筒机络纱后比络纱前的细纱毛羽多2倍,而加装气圈控制器后络纱毛羽明显比无控制器少。加装控制器后即使络纱速度增加,毛羽也会减少。
  4、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要适当选择较低的络纱速度使络纱张力相应降低,这是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之一,如络纱速度1100米/分的纱线毛羽数比线速度800米/分时毛羽数高10%
  5、 纱线经过络纱后毛羽增加,毛羽分佈的CV%降低, 络纱次数越多毛羽增加亦多,因此,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倒筒。
  6、络纱工艺参数:张力、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等都对毛羽有影响。
  7、粗支纱及化纤混纺纱络纱后毛羽明显增多。


表3.加装与不加装气圈控制器,加工纱线毛羽状况对比
( 络纱时细纱管上纱的位置分为10段。)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