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细纱 >

细纱机的牵伸工艺配置

来源:中国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细纱机的牵伸工艺配置

1.自由区长度a

(1)定义:上销或下销前缘到前钳口的距离。

(2)a对牵伸的影响:a小时,皮圈钳口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强,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a过小,牵伸力太大,易出硬头。

(3)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

纺棉:a=11—14mm;

棉型化纤:a=12-16mm;

中长化纤:a=14-18mm。

(4)调整方法:改变罗拉隔。

2.皮圈钳口隔距d

(1)定义:在没有纱条通过时,皮圈钳口处上销与下销间的距离。

(2)d对牵伸的影响:

(3)d的确定:根据细纱特数的大小而定(见表1),一般为2.5-4.5mm。

表1

纺纱特数

钳口隔距/mm

<9

2.5-3

9-19

2.5-3.5

20-30

3-4

>30

3-4.5

3.粗纱捻系数

粗纱捻系数对细纱机后区牵伸有一定影响。

(1)后牵伸区中粗纱捻回的变化:用切断称重法得到牵伸区纱条的变细曲线n(x)及捻度变化曲线t(x)。由此可知,捻度的变化与变细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自后钳口到中钳口有捻回损失;随着后牵伸倍数的增大,捻回损失增大。

(2)捻回重分布:当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现象。

捻回重分布现象使中部的摩擦力界下降,纱条变松,纤维提前变速,对成纱条干不利。

(3)粗纱捻回的利用:为了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有效的控制纤维的运动,粗纱的捻系数必须与后区的牵伸倍数很好的配合

后牵伸倍数在1.5倍以下时,后牵伸倍数小时,则粗纱捻系数小;后牵伸倍数大时,则粗纱捻系数大。配置情况见表2。

表2

后牵伸倍数

粗纱捻系数

1.25-1.36

95-105

1.36-1.50

100-110

4.粗纱捻系数

后区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时,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对降低细纱断头,提高成纱均匀度是有利的。粗纱捻系数对细纱机后区牵伸有一定影响。

(1)后牵伸区中粗纱捻回的变化:用切断称重法得到牵伸区纱条的变细曲线n(x)及捻度变化曲线t(x)。由此可知,捻度的变化与变细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自后钳口到中钳口有捻回损失;随着后牵伸倍数的增大,捻回损失增大。

(2)捻回重分布:当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现象。严重的捻回重分布现象对牵伸不利,它使牵伸纱条中部摩擦力界突然下降,纱条结构松散,促使纤维提早变速而恶化条干。

捻回重分布现象使中部的摩擦力界下降,纱条变松,纤维提前变速,对成纱条干不利。

(3)粗纱捻回的利用:为了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有效的控制纤维的运动,粗纱的捻系数必须与后区的牵伸倍数很好的配合。

后牵伸倍数在1.5倍以下时,后牵伸倍数小时,则粗纱捻系数小;后牵伸倍数大时,则粗纱捻系数大。配置情况见表2。

在牵伸的后区,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运动是有效的。但必须防止捻回重分布现象。

(4)罗拉握持距

(1)罗拉握持距与牵伸的关系:

(2)确定罗拉握持距时考虑的因素:纤维长度、喂入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车间温湿度等。

(3)罗拉握持距≈罗

拉中心距=L品+11-15mm

(5)皮辊加压:

考虑因素:纤维长度、牵伸型式、纤维类型等。加压量见表3。

表3单位:N/2锭

前皮辊

中罗拉

后罗拉

100-150

60-100

60-140

棉型化纤

140-180

100-140

100-180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