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细纱 >

牵伸工艺与纱条不匀之后区牵伸工艺

来源:中国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牵伸工艺与纱条不匀之后区牵伸工艺

细纱机后牵伸区的作用是承担部分总牵伸,同时为前区牵伸作准备。由于喂入的粗纱有捻度,若后区为简单罗拉牵伸,工艺设置不当,会直接影响细纱的成纱质量和正常牵伸。

1、罗拉握持距

纤维细而长,喂入粗纱定量重,粗纱捻系数大,车间湿度高,握持距偏大掌握。反之则偏小掌握。

罗拉握持距与喂入粗纱的定量、纤维长度、粗纱捻系数、温湿度等因素有关。由于握持距的大小与牵伸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握持距大,牵伸力小,握持距小,牵伸力大。在生产中一般所用的纤维细而长,喂入粗纱定量重,粗纱捻系数大,车间湿度高,罗拉握持距应偏大掌握,以减小牵伸力,使它与握持力相适应。反之则偏小掌握。

在牵伸区内为了有些控制纤维运动,握持距以偏小为好。握持距小,牵伸力必然大,为解决握持力与牵伸力不适应的矛盾,“紧隔距”必须结合“重加压”。采用这种工艺,既有利于控制牵伸区内纤维运动,又可避免须条在罗拉钳口下打滑,从而改善输出须条的均匀度。

2、后区牵伸倍数

后区牵伸倍数与前区牵伸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前区牵伸能力主要是合理配置皮圈工作区的摩擦力界,使之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但是仅有前区摩擦力界的合理布置,而喂入纱条的结构不均匀、纤维之间没有足够的联系力还不能充分发挥前区皮圈的牵伸作用。后区牵伸主要是为前区作准备,使喂入前区的纱条结构均匀和具有一定的紧密度,使之与前区摩擦力界相配合而形成稳定的前区摩擦力界分布。可以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的作用,从而减少粗、细节,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

(1)种类:有两类工艺路线可供选择

第一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小,在1.02-1.5倍;它以可分为针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02-1.2)和机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2-1.5)。

第二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

倍数较大,在2-3倍。

(2)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适用于一般情况。生产实践证明,后区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对成纱不匀率无显著影响。

第二类工艺路线:适用于①粗纱的均匀度很好、②纤维整齐度好、③总牵伸倍数大、④细纱质量无特殊要求。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