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纺集聚装置的研究及成纱质量
加快紧密纺国产化改造和产品开发的力度,对提高服装面料档次、扩大出口、顶替进口、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业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重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设计研制了新型的紧密纺集聚装置、集聚胶圈,并将实验用环锭细纱机改造成为紧密纺纱机。用改造成的紧密纺纱机与环锭纺实验机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紧密纺与环锭纺的成纱质量。
1紧密纺集聚装置的设计
本研究设计的紧密纺集聚装置,采用了气动集聚系统,利用负压气流将纤维收缩、聚合,但结构与国内外现有的紧密纺集聚装置不同。用该装置将实验用环锭细纱机改造成为紧密纺纱机,并设计了孔径、间距、排列方式不同的四种集聚胶圈(分别以集聚胶圈A型、B型、C型和D型表示),以进行优化试验选择。
2异形吸管吸风均匀性的测试
为了了解异形吸管中各吸引槽真空度的差异,特对各吸引槽真空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是各锭位吸引槽处的真空度相差不到1mm汞柱。这说明了设计的异形吸管上的各吸引槽吸风非常均匀,可以保证各锭位具有相同的集聚效果。
3集聚胶圈及工艺的优化选择
通过试验得出,紧密纺吸引槽真空度及集聚胶圈型式对集聚效果及成纱毛羽有较大的影响。在纺CJ28.8tex纱时,吸引槽真空度在80mm汞柱左右、采用B型集聚胶圈,集聚效果好、成纱毛羽少。
4改造后的紧密纺纱机与环锭细纱机成纱质量对比
试验机型:由实验用环锭细纱机研制改造而成的紧密纺纱机、实验用环锭细纱机。
4.1 C47tex成纱质量对比
⑴试验条件
试纺品种:C47tex(喂入粗纱购自某大型棉纺织厂)。
主要纺纱工艺:后区牵伸1.381倍,捻度62.73捻/10cm(捻系数430),钢丝圈型号6903-3/0,钢领型号PG1-4254,锭速8500r/min。
紧密纺集聚胶圈型式:集聚胶圈A型;紧密纺吸聚槽真空度:80mm汞柱。
测试仪器:YG173型毛羽测试仪、HD021N型电子单纱强力仪、Uster-II型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
⑵试验结果
毛羽试验结果见表1。
试样 |
毛羽数(根/10m) |
|||||||
1mm |
2mm |
3mm |
4mm |
5mm |
7mm |
10mm |
12mm |
|
环锭纱 |
4848 |
2163 |
882 |
434 |
222 |
61 |
6 |
1 |
紧密纱 |
3335 |
873 |
195 |
54 |
17 |
4 |
0 |
0 |
紧密纱比环锭纱减少率 |
31.21% |
59.64% |
77.89% |
87.56% |
92.34% |
93.44% |
100% |
100% |
强伸度、条干及纱疵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C47tex紧密纱与环锭纱强伸度、条干及纱疵对比
试样 |
单纱断裂强度 |
断裂伸长率 |
条干 CV(%) |
细节 个/100m |
粗节 个/100m |
棉结 个/100m |
||
平均值(cN/tex) |
CV(%) |
平均值 (%) |
CV(%) |
|||||
环锭纱 |
14.50 |
7.23 |
7.19 |
10.31 |
12.22 |
0 |
9 |
5 |
紧密纱 |
14.86 |
7.57 |
7.40 |
8.10 |
11.97 |
0 |
9 |
7 |
由表1及表2可以看出,在纺C47tex纱时,改造后的紧密纺纱机纺出的纱,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环锭纱的,特别是成纱毛羽显著减少。由表1也可看出,毛羽越长、减少的幅度越大,如,1mm毛羽减少31.21%、2mm毛羽减少59.64%、3mm毛羽减少77.89%、4mm毛羽减少87.56%、5mm毛羽减少92.34%,7mm毛羽减少93.44%,紧密纱没有10mm、12mm的长毛羽。
4.2CJ27.8tex成纱质量对比
⑴试验条件
试纺品种:CJ27.8tex(喂入粗纱为纺精梳纯棉纱用粗纱,购自某大型棉纺织厂)。
主要纺纱工艺:后区牵伸1.52倍,捻度67.34捻/10cm(捻系数355),钢丝圈型号6903-46#,,钢领型号PG1-4254,锭速8500r/min。
紧密纺集聚胶圈型式:集聚胶圈B型;紧密纺吸聚槽真空度:80mm汞柱。测试仪器同上。
⑵试验结果毛羽试验结果见表3。
试样 |
毛羽数(根/10m) |
|||||||
1mm |
2mm |
3mm |
4mm |
5mm |
7mm |
10mm |
12mm |
|
环锭纱 |
2254 |
631 |
162 |
48 |
16 |
3 |
0 |
0 |
紧密纱 |
1965.7 |
507.7 |
109.7 |
30.7 |
8 |
0.7 |
0 |
0 |
紧密纱比环锭纱减少率 |
12.8 % |
19.5% |
32.3% |
36.0% |
50.0% |
76.7% |
0 |
0 |
强伸度、条干及纱疵试验结果见表
表4CJ27.8紧密纱与环锭纱强伸度、条干及纱疵对比
试样 |
单纱断裂强度 |
断裂伸长率 |
条干 CV(%) |
细节 个/100m |
粗节 个/100m |
棉结 个/100m |
||
平均值(cN/tex) |
CV(%) |
平均值 (%) |
CV(%) |
|||||
环锭纱 |
16.68 |
4.47 |
6.03 |
5.52 |
12.28 |
0 |
2.7 |
3.0 |
紧密纱 |
18.07 |
4.32 |
6.50 |
4.85 |
11.43 |
0 |
1.3 |
2.3 |
由表3及表4可以看出,在纺CJ27.8tex纱时,改造后的紧密纺纱机纺出的纱,各项质量指标也均优于环锭纱的。成纱毛羽显著减少,同样也是毛羽越长、减少的幅度越大。同时,单纱断裂强度提高8.33%、断裂伸长率提高7.79%,条干CV(%)减少6.92%。另外,单强CV(%)、伸长率CV(%)和纱疵也有一定的改善。
以上两个对比试验表明,用研制改造的紧密纺纱机纺出的紧密纱,在毛羽、强力等方面比环锭纱有明显的改善。
6结论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研制改造的紧密纺纱机与环锭纺纱机相比,成纱质量显著改善,特别是毛羽大幅度减少、强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少林.紧密环锭纺纱技术[J].棉纺织技术,2002;30(增刊):74~76
[2]倪远.紧密纺纱技术及其纺纱系统评价[J].棉纺织技术,2003;31(10):5~10
[3]李妙福.紧密纺纱装置结构特征简析[J].棉纺织技术,2003;31(10):15~19.
[4]薛少林.紧密纺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陕西纺织,2004;(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