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国产纺机的“翻身仗”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国产纺机的“翻身仗”

 
 

发布时间: 2004/6/14           文章出处: 本站整理 

 
 
一、国货纺机定单“难保”
    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总额为51,81亿美元。其中,纺织机械进口额为46.38亿美元,与2002年同期的37.01亿美元相比,进口额增加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1%。与纺织品服装出口648.9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比,在纺机方面40.9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总显得有些刺眼。从纺机进口金额所占比例来看,印染和后整理机械占据第一位,纺机第二位,第三位是针织机械,其他依次为化纤机械、纺机配件.织造准备机械等进口超过亿美元的产品包括化学纤维变形机、自动落筒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大圆机.经编机、横机、绣花机、洗涤.漂白及染色机和其他整理机器。
    进口的机器其实在国内大多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国内纺机企业为此作出的努力和宣传没有中断过,国内用户企业对国产纺机的关注也从没有减弱,然而到了最后关头,这些他们的目光终究转向进口纺机。国产纺机的定单总是被国外纺机企业“抢”了去。
    让我们听听一些国内用户如何评价国产纺机:“价位实在,售后服务较好。”   
    "使用中故障率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耽误生产工数量较多,无疑增加了成本。”“在功能和设置上不太理想,产量比进口机器低,产品外观不如进口纺机生产的产品。”
    "有关在线检测方面与进口纺机的功能差距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有些高档产品的生产需要。”
    “在生产中的通用性虽强,但针对性不高,不易生产出特色产品。”
    “我们也希望能使用国货的,但国产纺机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方面取得进展不大,摩擦纺等先进工艺在国产纺机中还很难实现,难以跟进我们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由衷地期待着国产纺机业今后能够在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二、升级换代,10项攻关创新
    为改善国产纺机现状,适应纺织工业从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变成集约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期,纺机行业也开始在产品结构上进行较大调整,加大技术研发力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的推广应用新技术,缩短国内与世界纺机发展的技术差距。2004年,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根据每个行业装备水平.发展现状,针对所需的主要关键装备,提出10项新型成套设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目录,通过这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解决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让”中国制造”的纺机可以“大行天下"。
1、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和用户所需,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的移植和二次开发。如10项目录中的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技术.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线.高速特呈科经编机。
    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可将多道加工工序集于一台机器上完成,整个工艺时间大大缩短,采用管中成形方式.将纺速提高到140米/分。而我国目前大都为非连续式纺丝。
    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技术重点解决各运动机构实现机电一体,解决国产的电子多臂、电子储纬器、电子选纬器关键配套件的高速适应性。使国产高档剑杆织机使用工艺入纬率达到900米/分(国际水平最高达到2520米/分,幅宽超过3.6米),幅宽达到3.2米以上,喷气织机使用工艺入纬率达到1200米/分(国际水平最高达到2345米/分,幅宽达到5.4米),幅宽超过4米。
    国产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工艺和品种适应性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10g/平方米以下薄型和200g/平方米以上厚型涤纶纺粘非织造布的加工。国内熔喷法非织造设备在产业化方面也还有一段距离。不能适应高档复合非制造布这个纺织行业新的增长点带来的旺盛的市场需求。
    国产高速特里科经编机应在巩固提高现有机速的措施上.研制短动程的高速特里科经编机,配送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横移、电子显示装置,进一步完规格系列。高效现代化棉纺生产线的研制,应加快清梳联.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单机的多电机独立传动和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开发和应用;在机电仪一体化,自动化程度。质量在线监测的控制研究及开发;促进紧密纺新技术的开发,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2、弥补技术空白
    日产200D屯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在我国仍是空白,需加紧开发。目前国产水平仅100吨/日,严重制约涤纶短纤维生产的发展。
3、高档产品竞争力
    电脑提花圆纬机,电脑自动横机能够使机器变换花型快速简便,既适应针织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和块交货的要求,效率较高,是生产高档针织品、高档羊毛衫、羊绒衫的关键设备。
4、提高染整质量
    在染整前处理、丝光。染色、蒸化、定型的过程中,某些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一直是印染和后整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得到这些参数,用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染整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制成率,达到较高的重演性和工艺稳定性。
5、持续发展行业环保
    为实现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染整设备开发研制日益迫切。
    在10个项目的技术攻关中,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要避免侵权行为的出现,形成有自主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设备,积极申请专利。
    当然,在此10项目录的实施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如成套项目因为投入较大,牵扯到工程的依托单位问题:开发中,工艺和生产使用要求的结合;提高机电仪一体化的多部件。多行业的协作;以及产品开发后,在质量问题上如何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可靠性突破解决质量难关
    的确,对于国产纺机来说,除创新能力不强,设计水平不高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之外,“可靠性”似乎更是一个难过的坎,成为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具体表现。以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将是2004年纺机行业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纺织企业在采购技术装备时,首先考虑工艺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装备的功能维持能力也就是产品的可靠性,如机器平均无故障时间、使用寿命等等,而且要求机器早期故障已经在出厂时得到克服和解决.以及国内外同类技术装备在全寿命使用周期(5至7年),其装备购置费.维修费.效率影响的费用等总费用的比较。进口纺织机械尤其是高科技含量产品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纺机在可靠性上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这是质量保证的核心问题。
    可靠性的问题需要可靠性的工程技术来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可靠性是一门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是一门综合了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产品测试技术以及概率。统计.运筹、物理等多种学科成果的应用科学。基本内容分为可靠性分析与预测,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管理等部分。例如,对产品结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进行全面分析,将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应用到设计中去,靠量化的科学分析,提高机械以及配套机件的精度,需要在设计之处就作好预测,如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汽车、电视机的可靠性评定指标,”使用寿命”、“平均首次故障里程(时间)”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时间)”。
    国外纺机产品可靠性的保障是经历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时间的投入,其核心可靠性检测的技术指标都是保密的。而国内对此不仅仅是力度不够,对这门学科从认识、手段及方法上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掌握。这是我国纺机可靠性难以保障的关键问题。
    不同的纺机有着不同的可靠性指标,如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寿命、可用度等;在精度一致上,尤其在重要工序工程能力值上能得到反映;在稳定性上,是对上述量化指标基础上的不同批量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但归跟到低,对于可靠性的高低,设计水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可靠性突破的具体改进方法上,纺机协会提出了以下几项技术规范:模拟工况的关键部件测试指标100%合格;先进的装配工艺和流程,严格的装配和试车标准及规范;关键配套件、协作件.元器件、标准件、重要材料的采购和验收复测;自制关键零部件的工序精度一致性CP值的控制与提高;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科学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在不提高成本的条件下,大幅提高产品品质指标。提高产品可靠性设计,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值和对部件的指标值的分解。而可靠性指标值的确定一般需要在工况现场产品采集机器故障及频数,按照事先确定的故障分类和判据,确定可靠性当量数标准,进而找出差距。
    纺机的制造商企业在可靠性的提高上需要有很大的投入,  目前.在用户企业并不是特别认可的情况下增加此项投入,对于制造商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由于开展产品可靠性工作需要做国内外同类机器可靠性的故障分析。分类判断、数据测试、对比,然后进行制造、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提高,很多方面需要用户企业的配合,在具备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的合作条件上,才能真正开展产品可靠性工作。
四、周期缩短快速反应
    经历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纺机行业内的企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所有563家企业中,国有企业48家,集体企业40家,股份合作企业46家,有限责任公司95家,股份有限公司25家,联营企业3家,私营企业225家,港澳台合资企业42家,外商合资企业38家。以前3至5年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已不复存在,大多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将产品开发的周期缩至一年,甚至半年。在产品的开发上更加注重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产品开发,在此基础上新产品的研制具有延续性,所用时间能够大大节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让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阻断信息交流的障碍,企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第二届中国(东莞)国际拉链专题展盛况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变频器
·变频器
·光学式旋转编码器
·变频器
·变频器
·变频器
·LGA “龙星”牌港式横
·LGC “龙星”牌港式三
·毛衣编织自动翻针器(自动
·LD “龙星”牌无虚线纺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