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缝制机械市场趋势思考
纺 纱   |   织 造   |   针 织   |   染 整
  首页 >> 纺织学院 >> 正文  
 

缝制机械市场趋势思考

 
 

发布时间: 2004/5/29           文章出处: 本站整理 

 
 
服装机械缝制机械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很难用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它是动态的,不是线形的。要科学的预测,只有对众多因素进多项分析.这些因素包括:国际国内的形势,包括突如其来的非可预见的变化,如:战争、疾病等;市场需求量和社会保有量;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投入量;国际政策变化,如:WTO、SA8000和贸易壁垒的设置;国家有关政策,税收政策,优惠政策,财政金融投资、贷款利息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产业情况,市场周期变化;企业成本因素、发展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地区产业变化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等。

    从国际国内的形势看,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非典,一段时间受到影响。后来因为战争结束以及非典控制比预期时间短,使之又有一个快速的发展,补充上段时间供应量不足。至于今后在国际局势或疫情上有什么会发生,发生时间有多长,这很难预测。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和平的呼声高于战争,局部地区的不稳定将不影响大局,不影响整体销售。对疫情的应急控制能力通过非典的出现也得到锻炼,已具备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和控制能力,因此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会缩小。这些在今年的禽流感和局部地区的非典复发而得以控制可以得到验证。

    从市场需求量和社会保有量看,2003年我国共生产缝纫机1700万台左右。通过出口和内销,到2004年初基本销售完毕,没有库存。而且2、3月份国内的销售形势依然火爆,除了行业骨干企业之外,连一些不出名的组装厂生产的缝纫机销售一空,可以证明了2003──2004年度的需求大于供给。

    从近3年生产销售的形势和上世纪的生产量来估算社会拥有量。全社会工业缝纫机拥有量在1.2—1.4亿台左右。预计2004─2005年度工业机的需求量在800─1000万台左右,国内企业年生产能力约为600─700万台。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形势是乐观的。至于中国企业结构调整,在近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生产与供求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不少企业家要继续涉足这一领域的依据。
 
    从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是皮革箱包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从服装产业的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近年来,中国年出口服装始终保持在400亿件(套)。随着WTO和配额的取消,这一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服装企业继续增加投入量,扩大投资规模。这种投入在今年春天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有人担心配额取消后,欧美会启用双边特保条款,但中国的产业基础优势使得周边国家的出口商往往把订单转移到我们国内来生产。

    在使用中国制造设备上,一些服装企业已经在改变观念。中国相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品牌已经与国际品牌质量接近。除了个别机种在质量上还有距离之外,常规的大量产品已经可以替代进口。2003年,缝制机械出口额已经超过进口额,同时实现了创汇额的增长大于出口量的增长。从另一角度看,国际产业大量涌入中国这一发展绿土,也证明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成本。零部件国产化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许多国际著名品牌的需要;质量与价格的性价比上,国产设备还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服装等相关企业的使用面将更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国内新建的服装企业首选中国产品是大势所趋。

    从国际相关政策的变化看,WTO之后中国到2005年初,中国出口的纺织品配额将取消,其实今年春天已经拉开预演的序幕:中国服装产业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最大受惠产业。与之相伴的服装缝制机械同样受到优惠。但是一些国家不愿看到这一事实。还是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目前美国推出的SA8000应该引起有关企业的重视。SA8000是继ISO9000和ISO14000之后的又一个国际标准,又称社会责任标准。在贸易中,美国政府要对出口国的企业实行SA8000的认证,主要是人身权益、劳动健康、安全劳动管理等方面要设置一定的限制。目前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法律已经约束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如8小时工作制。一周不得超过48小时,加班不得超过12小时/月,保证工人的最低工资,改善企业劳动条件、劳动者的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等。这是劳动者的福音。

    在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追求产量,满足市场需要和争夺市场份额的形势下,不论是国企、民企在劳动责任方面、在SA8000对应的认证要求方面,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香港政府已经接到美国政府的SA8000的通知。中国企业会不会受到影响,很难预测。我国服装、玩具、鞋类将遇到SA8000的要求。(不通过SA8000认证出口到欧美市场将受到制约)这点应当引起我们企业的高度关注。此外,国外企业的专利构架布局已经到位,有的专家预测,一场不见烽烟专利战将在中国大陆展开。

    当然,前不久中美就双方一系列的经贸问题取得了“双赢”的结果,这也足见双方在经贸问题上更加务实的态度,以及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贸舞台上愈加权重的影响力。

    从国家背景政策的变化看,国家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幅度将控制在7.1%左右。大的政策方向定了,具体的金融财政税收、关税、利率等会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虽然有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为抑制部分行业、局部地区的投资过热行为而日增的升息预期,但升息无疑是一柄双刃剑,既对过热的投资具抑制作用,对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同样具有强烈的杀伤力,特别是对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贡献能力目前比较差的国家而言,这种杀伤力可能会更强,因此,是否升息、升息的幅度、升息的频率等是一种慎之又慎政策举措,这一点我们既必须高度关注,也不要草木皆兵。对于缝制机械产业的增长幅度是否要控制,控制在什么幅度?总的要看国家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行业应在产品结构上把好关,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发展高新技术,走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产业惯性和市场周期的变化看,2003年的发展,其势头将继续延续,这是产业发展的惯性,不是猛一刹车就可以完全停止了的。根据对十多年来整个销售旺淡季规律的分析,每年1——3月份是工业缝制机械消费旺季,到4月──6月进入淡季,下半年度回升,到10、11月又出现下跌,到年底形势又逐步转好。这是因为服装产品的季节性,夏季服装大都在1——3月份开始生产。许多订单在年末已经到生产厂家手中。为了完成订单,该增加设备的增加设备,该改造的改造,在这段时间里投入最多。春秋季服装有重复,需要的投入不是很多,冬季以皮革、原料、羽绒、内衣为主。从服装的款式来看,夏季变化最多、市场需求也大。部分批量小的产品,对特种缝制设备的需求又有其特殊性。

    到年后还有一个配额的转移,有的拿到配额但完不成任务,只得将配额转移,以免耽误需求订单。尤其是去年,由于战争和交通不便、中国非典,致使许多配额都散落在其他国家,中国厂商一度没有任务,没有订单。但后来中国非典疫情缓解,而国际上一些企业无法完成本该中国的这一份额,最后还是流向中国。这就是中国长期发展的服装产业基础而成的洼地效应,水往洼地流,一下子洼地变成了湖泊,容量增大 造成供不应求,很多企业扩大规模,扩大生产量。一些新企业也纷纷露出水面,造成市场对缝制设备需求的增加。

    中国服装产业基础优于许多其他国家,中国的产品质量、加工能力〔除了品牌〕,都能做得非常好。中国的专业产业工人基础又优于其他国家。在一些宗教制度影响比较明显的国家,开工时间往往要受到许多的制约。中华民族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政府支持力度大。选择中国使得更多的国际客商感到放心和有利可图。

   从企业成本的影响看,虽然原材料上涨幅度大得惊人,限制用电使企业生产处于非正常状态,但是增长成本的因素最终被消化掉了。据有关方面统计,2003年缝制行业主要骨干企业的利润指标比上年增长了75%。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不得不维持变动不大的价格生产和供应,这其中主机生产厂承担了一部分,销售商承担了一部分,价格的因素通过增量来消化、来抵消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从原材料涨幅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再就是资本的逐利本质使得部分原材料行业的投资资本过于集中,从而导致其产能过剩,其价格不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目前已经开始回降。因此企业经受了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考验后,不再有畏惧的心理,不会产生销售亏本的可能,因此市场能够维持。同时,由于市场的拉动,部分原材料的产能过剩已经显现,将来的空间应该已经基本明朗,远期较大的降幅应该是可期的,这点从近期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也可窥见一斑。

    地区产业,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缝制设备在南美、非洲、东南亚及欧洲共同体等市场上升趋势也越来越明朗。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还在“耕耘”缝制机械的绿洲,中国无疑是营养最丰富的。从土耳其市场看,推介中国产品已与前三年大有不同,客商为能销售中国产品而自豪,中国产品已为世界所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客户会选择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

    总而言之,2003年的发展,是2004年的演习,2005年初,市场将继续处于一段时间的火爆局面,继续按市场销售曲线,波浪式的发展,这点无需大的担心。

    在生产量超常规的增量前提下,市场接受了产品。2005年可能在质量和品牌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希望企业把住质量关,继续推出新的品种,加强服务意识,用户最终还会选择你的产品,中国的市场依旧看好!

中国缝制设备网

 
 
 
    下一篇: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
    上一篇:    西门子/台达/三菱工控代理--广州亿
 
 
   

·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广东省增城市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江苏省常熟市
·功能性运动服装用新型纺织
·我国全面封杀致癌服装牛仔裤免烫衣最应

 

·新型纺纱:摩擦纺纱
·新型纺纱:喷气纺纱
·新型纺纱:转杯纺纱
·新型纺纱:概述
·后加工:花式纱线

 
 
     
·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金湖县骏达机械有限公司
·香港高勋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杏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江苏金轮针布有限公司(金轮科创股份有
·江苏省金坛市纺织机械总厂
·无锡中氏机械有限公司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中国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变频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LGA “龙星”牌港式横
·LGC “龙星”牌港式三
·毛衣编织自动翻针器(自动
·LD “龙星”牌无虚线纺
·LY “龙星”牌密度盘式
·LHA “龙星”牌韩式横
·多梳拉舍尔经编机(槽针)
·丝普兰喷气织机
 
 
关于网站 | 帮助中心 | 加入本站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纺机专刊》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中国纺机网 WWW.TTMN.COM   网站运营商:武汉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    机:027-51516088、82756160、82756180、82756187、82756301
客服热线:027-51518188   广告热线:027-51518288   值班电话:027-63599068
上海传真:021-51901577(24小时接收)   武汉传真:027-51516699、82756183
邮    箱:ttmn@netgood.com.cn   网站地址:中国·武汉·南京路63号金丰大厦8楼   邮政编码:4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