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活性印迷彩布色差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9日

活性印迷彩布色差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摘要 印制分散/活性涤棉迷彩布容易产生色差,通过提高前处理退浆煮练的渗透性和均匀性,改善染地色色牢度和色变性,合理选择印花用染料、助剂,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洗沾污,就一定能把色差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 前言 迷彩布一直是我厂印花的主要畅销产品,从图案上分有森林、丛林、海洋、天空、沙漠、雪地等;从品种上来分有全棉卡其、贡缎、格布,涤棉卡其、贡缎、格布等;从印制工艺上分有全涂料印花、涂/活印花和分/活印花等;再从迷彩的服用功能上分有防水、阻燃、轧光、涂层、防红外线、防紫外线等各种类别。 用涂料印制虽然工艺流程短、色差易于控制,但是印后织物手感比较硬,干摩和湿摩牢度都比较低,吸湿和透气性差,因此已逐渐不能适应军用的需要,为此我厂及时更改生产工艺,并逐步完善和成熟各项工艺条件。目前我厂外销全棉类迷彩布一般采用活性染料印制比较多,而涤棉类迷彩布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印花。这几年,市场上防撕裂t/c格布军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45/2 x 21 98x 55cvc格布,织物紧密,但是客户来样色泽浓艳,印花面积大、生产批量大、而采用分/活同浆印花,生产工艺路线长、色差的控制就成为此类产品的主要难题。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分/活印迷彩布的色差在大生产中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 举例说明品种:50/50 45/2 x21 98 x55 57"/58"涤棉抗撕裂格布50/50 16 x16 109 x64 57" /58"涤棉纱卡65/35 16/12 100 x65 43"/44"涤棉直贡工艺流程:退浆→ 煮练 →丝光→ 染底色→ 印花→ 焙烘→ 蒸化→ 水洗→ 后整理造成迷彩布品种色差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2.1 前处理和染底色对色差的影响 2.1.1 退浆

要净,煮练要透 由于这类织物组织紧密,织物上混合浆料多,传统印花坯布前处理退浆工艺是不够的,容易造成退浆不净,煮练不透,分/活染料滞留在织物表层,难以向内部渗透,结果不仅使色花差难以控制,而且得色量少,浮色严重,后处理沾污严重。因此我们改进了工艺,先进行冷轧堆轧酶打卷,后进行干幅热水洗,充分去除溶胀的浆料后,再在066干幅退浆机上利用碱氧法进行退浆、煮练,实践证明,加强了煮练工艺后,半制品退浆净、煮练透、毛效高,印花色浆在织物上渗透性和均匀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为染料充分上染提供了有力保障。 2.1.2 丝光工艺对色差的影响 涤棉格布等紧密候织物的丝光其作用和原理与全面后织物是一致的,除正常工艺要求外,落布ph值7~8一定要得到保证,布面不能带碱,否则会影响染料上染造成色差。 2.1.3 迷彩布染底色对色差的影响 2.1.3.1 底色会花色色差的影响 很多迷彩布都要先染底色后印花,而染底色必须严格控制色差,主要表现在缩染底色与来样不符和生产批量大时,前后色光不一致等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都会造成花色色光不准和前后花色色光不统一,因此这一点特别要引起重视。 2.1.3.2 底色色牢度和变色情况对花色色差的影响 染底色迷彩布在印染分散/活性染料,后处理还要经过焙烘、汽蒸、水洗等工艺过程,客观上要求底色褪色和变色性要好,也就是尽可能不褪色不变色,否则,不仅底色会产生大的色差,而且会因底色变化造成花色色差严重,故我厂在涤棉格布上采用分散/士林染料染底色,并对分散和士林染料进行筛选,以提高底色色牢度和耐变色性,最终防止色差的产生。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