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我国印花产业的现状和对策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3日

我国印花产业的现状和对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印染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印花产业通过不断整合和技术改造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产量年年创新高。2001年全球印花布总产量178.30亿米,增长率为13.27%,我国印花布产量43.67亿米,增长率为11.82%,占全球印花布总量24.41%;2002年全球印花布总产量210.87亿米,增长率18.34%,我国为49.6亿米,增长率13.58%,占全球总量的23.57%;2003年全球印花布总量251.32亿米,增长率20.43%,我国花布产量为57亿米,增长率14.92%,占全球花布总量的22.68%。目前,我国印花布产量已超过号称全球印花布大国的印度,取而代之成为世界印花布生产大国。我国印花布主要生产省市浙江、山东、江苏、上海、河南、河北的印花布生产总量占全国总量的80%。

整体水平在提升

随着我国设备制造、化工原料、染化助剂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印花产业自身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印花工艺技术方面有较大提高,不但扩大了传统的士林拔染、凡拉明防染等日常纯棉织物的防拔染工艺范围,而且在合成纤维织物、真丝织物、不同纤维混纺织物上的防染拔染、半防半拔罩印等工艺应用和利用新材料,开发出具各种不同功能和风格的特殊印花产品:立体发泡,金银粉,珠光、钻石,夜光、变色、香味等五颜六色用途各异的印花布,这些特殊印花的新产品,色彩艳丽、高雅时尚,用途广泛,为人们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增添了美感,丰富了纺织品花色品种。

在不断完善提高各新颖纤维织物衣着类产品的同时,印花产品正向家用装饰、产业用布市场逐步拓展。家纺装饰产品的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家用纺织品人均消费量从原占7%提升到20%~25%,家纺、产业用布生产企业近几年如雨后春笋,发展到近4000家。2002年,我国家纺产品的消费总值达3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4%。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结构变化,服装、家纺、产业用布等方面的纺织印花产品将有更大的需求。其中家纺装饰、产业用布将成为印花产业经济增长的亮点。

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印花技术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先进的CAD/CAM系统技术,电脑分色、电脑测配色、喷墨、喷蜡、激光制网、数码喷射印花、转移印花、自动调浆等先进技术装备在我国传统印花产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使产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不但满足人们的美感要求,且顺应当今崇尚、追求个性化的趋势。

竞争实力仍不足

印花产业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令人欣喜。但我国印花产品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印花布产能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更加剧了竞争。我国印花产业目前境况是: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

据统计,我国不仅拥有各种类型印花装备2万余台,主要印花设备,辊筒印花机140台,圆网印花机610台~650台,平网印花机600台~650台,转台、台板17000台~17500台,且该类设备70%来自荷兰、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国内著名厂家。我国黄石纺织机械厂、浙江印染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印染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的规模和先进装备,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随着全球产业调整,纺织印染业东移,我国称“一流设备”是名副其实的。

虽然我国拥有一流的设备,但是我们的印花产品大部分档次不高,大路货和中低档的二流产品居多。产品雷同、没有品牌,在国际贸易中,仅以量取胜,薄利销售,这种状况使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效益并减弱了竞争能力,严重影响印花产业的发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