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织物网目调彩色丝网印花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19日

王莉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纺织化学工程系 河南郑州 450007作者简介:王莉(1972-),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印前处理、染整工艺研究 【摘要】介绍了织物网目调彩色丝网印花的特点、工艺流程,详细阐述了此印花工艺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对此工艺的实践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织物;网目调;彩色;丝网印花 【中图分类号】TS194·41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11-0021-04 网目调彩色丝网印花即通过丝网印花工艺印出的彩色印花图案是网目调。网点是表现连续调图像层次与颜色变化的基本单元,它在印花过程中起着接收、传递印浆的作用,它使原稿连续调的图像离散为网点群的组合,通过网点密度的高低再现原稿的阶调和层次。该印花工艺以人的视觉理论为基础,采用三色或四色印刷原理,与传统一色一版的印花工艺相比,该工艺的印花织物色彩鲜艳、层次丰富、透明度高、立体感强、印花牢度好、花型设计自由,并且由于减少了多色版印花时的较多工序和器材,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该技术是织物印花中的高新技术,工艺流程为:原稿→加网分色制半色调阳图片→制丝网印版→印浆调制→丝网印花→后处理→制作成品[1],本文对该印花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原稿 原稿是印花图案的基础和依据,原稿的类型、内容、色彩、层次及清晰度直接影响印花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印前工作中,选择适合于制版、印花的原稿是保证印花成品质量的重要前提。一般选择原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1)原稿的密度范围:原稿的密度范围是指原稿中最高密度和最低密度之间的变化值。如果原稿的密度范围比较大,则图像层次丰富且包含的细节多;反之,如果原稿的密度范围比较小,则图像层次单调且包含的细节少。由于图像数字化过程中对原稿的最大密度存在识别限制

,例如,当用扫描仪输入原稿时,如果原稿的最高密度超过扫描仪的最大识别密度,这时扫描仪将无法检测足够宽的阶调范围,所得到的数字图像要么是压缩了亮调,要么是暗调部分并级,不能正确反映原稿的层次和色彩。同时,印花再现原稿的密度范围有限,一般0.05-1.8之间,而有的原稿密度范围可达0.05-4.00,这就意味着原稿必须经过阶调压缩才能再现在织物上,且压缩要合理,否则会造成图像层次丢失过多并且层次并级严重。因此,选择原稿时,应注意原稿的密度范围。 (2)原稿偏色性:对于摄影原稿,在原稿制作中,由于曝光不足或过度,以及冲洗过程等问题,都会造成原稿偏色。在数字图像中判别原稿是否偏色的依据是:图像中的中性灰颜色,如果在中性灰R、G、B三个分量值相等,说明原稿不偏色;或者在LAB颜色模式下,A、B的值为0说明原稿不偏色,否则存在偏色[2]。 (3)原稿的层次:原稿层次是指图像上从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密度分级,如果原稿层次不佳,将不可能印制高质量的印花产品。理想的原稿应该是整个画面既不偏亮,也不偏暗,图像的高光、暗调以及中调分明,阶调丰富,密度变化级数多,亮、中调部分的层次梯级应完整、丰富。 (4)原稿清晰度:清晰度即原稿的清晰程度。如果原稿本身的清晰度不高,即使采用先进方法进行图像清晰度强调,也不会获得高清晰度的印花产品,有时反而会出现浮雕感。 综上所述,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复制品,原稿首先要有上述标准化要求,还应具备洁净、无斑纹和划痕、几何尺寸稳定等常规要求,并从印花产品的消费市场出发,选择原稿在构图、色调方面要适合消费者的审美追求。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