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印花平网制网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1日

文/绍兴县轻纺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陈顺林 褚伯良

【编者按】印花平网制网,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后,一方面完善了胶片感光法,另一方面开发了一些新方法。由于新方法还不够成熟或其它原因,尚未能普及。所以,目前仍然主要采用胶片感光法。

一、胶片感光制网法

这种传统方法的制版过程,主要包刮绷框、上胶、曝光、显影、固化等环节。

(一)绷框

1、框架材料

主要有两种材料,一是异型钢管,二是铝合金异型管。前者质量大,手工搬动不方便,但成本较低。后者模仿日本东升公司产品,质量轻,操作方便,但成本较高。

2、框架构形

为提高抗拉强度,防止框架变形,常将框架的长边压成外突弧形,外突程度随框架长度变化,一般为2-3公分。

3、绷框前框架处理

新框用碱性洗涤剂洗清油污或用砂皮纸打磨丝网粘合面(此法较受欢迎),以提高粘结牢度,旧框除扯去原网外,还得刮净残浆和旧胶。

4、涂布粘合剂

一般用聚乙烯醇缩醛胶,在框架贴布面涂布,要求涂布薄而均匀,不能堆砌,新框须涂布二次。

5、绷框设备

一般采用二种形式,一是螺杆式绷框机,另一种是气压式绷框机。前者以螺杆转动拉伸原理,用手动或电动分别从经纬两个方向拉伸丝网铗子,拉伸丝网。后者用气动方式,将设定的气压传递到各个丝网铗子拉伸丝网。

这两种设备,绷框原理和绷框过程可以说是相同的,只是动力不同,但是在丝网张力控制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前者是根据螺杆拉伸程度,后者是根据铗子上的气压。其均匀性、重现性和误差比前者要科学得多、精确得多。特别是2米×3米以上的大框架,气动拉伸更显出其优越性。

在气压拉动型的绷框机上,我们可以看到用于夹丝网的铗子,有的很大(约25cm),有的很小(约12cm)。很明显,大铗子不如小铗子,这是因为铗子一旦扣紧,在另一个(垂直)方向上受力时,整只铗子可以移动但夹在里面的丝网是无法再拉伸的,极易造成框架上的丝网不均匀。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我们也可以认为铗子越小越好。

6、绷

框操作

1)程序:

装框架→覆丝网→丝网上铗→设定气压→开气→顶框架→涂溶剂粘结→关气→切边→烫毛边→贴边

2)要点:

○丝网上铗时,各只铗子口尽可能在同一经(纬)线上,以保证网版经纬丝路平直,受力均匀,切忌随意上铗。

○丝网与框架粘结牢固,无局部松缩现象。

○贴边结实无漏水、渗水

○网框绷好后最好放置24小时以上才可上胶、感光,以防框架变形过大,切忌即绷即用,引起套版不准。

其实,对于绷好的网版,在其后续的加工和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是网丝与框架的脱胶收缩。国产异型钢管框因与网丝的粘结面较窄,出现这种情况更多一些。它可以发生在绷框、上感光胶后的烘干、固化以及刮印的各个环节,这是制版工人最怕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根本原因是粘结剂的粘结力不够。五年前,笔者曾在本地一韩国合资企业中看到,他们的绷框操作很简单:把旧框放在绷框机架上,随即扯去废旧丝网,对旧框上的残留粘合物未作任何处理,就覆上新丝网,绷紧,抬升框架,使框架与丝网贴紧,然后在丝网与框架的粘合面上涂上粘合剂,少倾即可卸铗、切边。一只新网版的绷制就这样完成了。据在那里工作的同事介绍,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松缩,关键是用了韩国产的粘合剂。他们为降低成本也试用过广州产的粘合剂,但效果不如进口的。而我们所使用的粘合剂,在框架上涂多了不好,涂少了也不好,在湿度大的季节里常因不易干燥而“发白”,影响粘结牢度。对于绷框工人来说,研制高粘结力的绷框用剂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处处小心从事。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