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防染、防印印花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6日

引言

织物印花的五彩缤纷缘自于印花工艺的多种多样,根据印花工艺的不同,印花方式可分为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和防印印花四种。在此前的专题中,我们已分别介绍过直接印花和拔染印花,在本期,我们要介绍的是后两种:防染印花和防印印花。相较于应用普遍的直接印花和拔染印花,防染、防印印花可以说是位居其次,但不可或缺。之所以将二者合并介绍,是因为它们的工艺原理相同,不可不谓之亲兄弟。防染印花是我国的传统印花工艺,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然是我国民间应用最为普遍的手工印花工艺。如今,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传染印花工艺也在印染工匠们不断的改进、创新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至于防印印花,简单地说,就是防染印花的机械化,依托于先进的生产方式,防印印花的应用范围比防染印花更为广泛。

一、 防染印花概述

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预先印上能够防止地色染料上染的防染剂,以防止花纹上染的一种印花工艺。但有时也可以先轧染烘干后,趁地色未完全发色前,就印上防染剂,用以抑制或破坏地色染料的发色,同样可以达到防染的目的。防染剂分化学性和物理性两类。化学性防染剂是和地色染料性能相反的化学药剂;物理性防染剂多是植物的胶类或石蜡、陶土等物质,它们只起机械性的缓染或阻染作用,并不参与化学反应。此种印花工艺与拔染印花工艺相比,成本低,病疵少且容易发现。缺点是花纹轮廓不如拔染印花清晰,某些酸性防染剂易使织物脆化。同时,因为拔染印花和防染印花产生同样的印花效果,所以一般通过肉眼观察常常不能鉴别。

根据印花方式的不同,防染印花可分为防白印花和着色防染印花两种。

其中,防白印花是采用含有防染剂的印花浆印得白色花纹;着色防染印花是在防染印花浆中加入不受防染剂影响的染料或颜料印得彩色花纹,也称为色防印花。

防染印花工艺可用于纤维素纤维、蚕丝纤维和合成纤维织物,以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防染印花最为常用。但总的来说,它的应用并不普遍,一般在底色不能拔染的

情况下才会使用。比起大规模的生产基础来,大多数防染印花是通过如手工艺或手工印花(如蜡防印花)等方法实现的。按照印花方式不同,防染印花工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它们都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还都有个十分雅致的别称——蜡缬、绞缬、夹缬,统称为“古代三缬”。如今,通过许许多多民间艺人的保存、创新,在无数民间热心人士的推动和政府的扶持下,这些传统工艺在21世纪得到了新生。

1.蜡染

1.1蜡染溯源

蜡染是我国西南地区(贵州、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的传统手工印花工艺,也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可远溯到商周时代。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先民们就已熟练地掌握了蜡染印花的技术,他们利用蜂蜡或虫蜡作为防染的原料,利用天然的植物、矿物等作染料,对毛织、棉麻织物进行织物印染。到了西晋,已可染出十余种彩色的蜡染产品。到了唐代,蜡染工艺由西南传入中原。南宋时,蜡染花布被称为徭斑布,系采用镂有细花的木板二块夹住布帛,然后将熔化的蜡液灌入镂空的部位,灌入的蜡在常温下很快固化,当全部镂空的图文都灌完蜡后,此时释放夹板,取下布帛并投入到蓝靛染液中,待布被染成蓝色后,再将布帛捞出放入沸水煮布,以除掉布帛上的蜡,当除蜡完成,就可得到极细斑花、清新漂亮的徭斑布。宋代以后,中原的蜡染技术逐渐衰退,西南地区的蜡染则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风格,在一家一户的作坊中沿袭下来。

1.2蜡染工艺小览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