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圆网涂料印花实践
1.前言
针织物由于其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弹性、吸水性、柔软性、透气性,穿着美观而舒适,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今市场人们对服饰追求休闲,强调舒适化、个性化,许多针织物已发展到内衣外穿,使得针织物印花产品的数量逐年上升。
一般而言,针织物印花可采用的设备为:平网印花(含手工平网)、圆网印花、滚筒印花。而采用的印花工艺主要为涂料印花和活性染料印花,也有少量采用转移印花。针织物涂料印花工艺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平网印花,其中又是手工平网印花,占了多数。针织物的圆网印花,还是近些年逐步完成并完善的。圆网印花与平网印花相比,效率高,质量稳定,满底花型无接版印等,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普通的平网针织物涂料印花,布面板结,手感较硬,牢度较差,与活性印花相比,差距较大。我们应用的圆网涂料印花工艺,注重合理选择印花浆的组份,追求手感与牢度最大限度的平衡,其印花实物质量已很接近活性印花的产品。
我公司从1996年,开始针织物圆网印花,完成了涂料、活性、涂料一活性工艺。1997年以后又与浙江丝科院合作,应用超柔软型TYS—1印花浆,使涂料印花实物质量水平有较大提高,随后又共同开发了涂料特种印花(含立体发泡印花)、金银粉印花、珠光印花、闪烁片印花等)以及新近出现的涂料拔染印花。迄今已生产2000余吨针织印花布,积累了一些圆网涂料印花的实际经验,现将心得体会撰写成文,与印染界同仁共同探讨。
2、针织物前处理
2.1 针织物印花前,需对针织物坯布进行去杂、漂白等前处理加工,以改善其服用性能、外观质量,并为后道印花加工做好准备,良好的前处理加工是针织物圆网印花的基础。可以这样说,针织物所有的良好特性,都是在前处理加工中获得的。
由于坯布的组织结构、加工质量要求及使用的加工设备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前处理加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一般为:
毛坯布&mdash
针织物前处理主要由碱缩(丝光)、煮练、漂白(增白)三部分组成。碱缩是棉针织物在平幅(圆筒)、无张力状态下,浸轧烧碱溶液后堆置,再水洗去碱的工序。通过碱缩,织物收缩,增加密度、弹性和光泽,增进滑爽的手感,降低缩水率,改善成品的尺寸稳定性。近几年来,针织物采用丝光工艺逐渐增多,经丝光后的产品质量大大高于碱缩产品。
针织物煮练与漂白的作用、原理与梭织物加工是相同的,但因其组织较疏松,加工工艺条件(主要是工作液浓度)低于梭织物,煮练、漂白的加工方式有间歇式、连续式,间歇式一般采用煮布锅或在溢流染色机内进行,连续式一般采用J型箱或履带箱平幅汽蒸。
针织印花半制品要求煮练均匀、白度一致、纬斜小、克重符合要求。前处理加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有与梭织物加工相同的问题,如煮练不匀、漂白不匀、白度不足等,在印花加工时常会因此造成匹与匹色差,底色差异或色光萎暗等,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其特有质量问题,在加工时应予以注意。
2.2 毛效问题
毛效不好,造成印花块面着色不匀,严重时会有“露底”现象,或深度无法提升,做深色大块面花型时尤应注意。其产生的原因,除了通常煮练不足造成之外,更多的时候是由于针织物前处理特有的柔软处理工序造成的,与常规漂白、染色品种柔软处理不同,印花用针织半制品柔软处理后还要再经印花加工,此时,不能简单套用漂白、染色品种的整理工艺,应对柔软剂进行慎重选择,并合理制定才是,在改善织物手感同时,兼顾到针织半制品的毛效,以免影响到印花加工的顺利进行或影响印花后的产品色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