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利用分散染料热转移印花的优点对天然纤维进行印花的试验。然而,现有设备均不能普通市场对手感和色牢度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活性染料的新型装置。关键词:转移印花,活性染料,工艺1 现有系统 为了解色牢度不足的原因,就必须知道用分散染料对聚酯上染的色彩理论。为了上染聚酯纤维,纤维被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达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染料溶入聚酯纤维,致使纤维得以着色。当纤维冷却时染料就固着在纤维上。 染天然纤维(例如棉) 时,分散染料是不可溶的,所以纤维不能着色,染料仅沾在纤维表面上。为了确保天然纤维能着色,必须使用一种聚合物(类似聚酯) 以溶解分散染料。2 色牢度问题 为了确保具有良好的湿牢度,必须使用玻璃化温度高于水洗所需温度的聚合物, 否则染料将溶解,并且在水洗时渗色。聚合物还必须很好地与纤维粘附,以防止出现机械性磨损。 当所有染料存在于薄的聚合物层中时,光牢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染料在聚合物薄层中遭破坏,纺织品的基本颜色就会改变,这被认为是不利的。3 一种新工艺 事实上,在过去的20 年间上述问题未找到解决办法,这就迫使人们寻求新的途径。 当Dansk 公司于1993 年发布其专利时,一种解决办法诞生了,此专利中包括了染色和印花业中人们熟知的染料种类。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固有的牢度,并没有手感问题(除了印染用染料) 。在印花时,60 %的纤维素纤维比例明显过高,而约18 %的聚酯和17 %的聚酯/ 棉混纺物都可用热转移印花纸来印花,所以必须寻找一种适合纤维素纤维印花的染料类别。从技术观点看,显然活性染料是最适宜的。4 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色牢度。从技术角度出发,其优点在于应用冷固色染料,无需使用过多的蒸汽并保持低廉的固色成本。因此, 在冷轧染卷堆染色时,以及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物料都是已知的。5 工艺介绍5.1 纸 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