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改进曝光系统 提升印花效率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9日

编译:徐以平

本文通过对曝光系统的改进,对增强生产效率、提升印花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用的策略方法。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走访了一家正在使用数台自动生产设备的超大型纺织品印花公司,进行两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生产效率与质量。公司领导人从事于该行业已经有32年,尽管他们花费了最大的努力,但生产效率看似始终陷于停滞不前。为了实现加强生产力的目标,他们又添加了一台自动设备,并补充了足够的人力来生产操作。然而,生产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仍远远不及预期计划,新设备的生产能力离预定目标还相差甚远。统计估算,公司的生产能力应达到每小时750件衣服的增量,但不管怎么努力,印制能力似乎仅可增加每小时300件衣服。由于平均下来,五台设备每台每小时只能生产300件衣服,因此这样不可能会有任何的惊喜!很明显,公司对生产的担忧是相当正常的,因为如今生产能力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实际生产量仅有每小时1500件衣服,而预期生产目标要达到每小时3750件衣服。

网框与张力的控制公司的业务规模已经超出了能承受的范围,其能力已无法满足再添加更多设备的需求,由此不得不改变为24小时的工作时间,从而保证已签约订单的及时完成。面临现在必须在周末上班,还要给付员工加班工资的境况,公司不得不积极寻求解决途径。任务完成量上的缺口意味着在印花车间每小时有2250件衣服无法被加工,即一个24小时的工作日少加工约54,000件衣服。一件衣服获利大约£0.25,那么一年收益缩减程度要超过£3.5百万。当然这还不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但这些都是必需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一天新增的多余并且不知最终有何作用的12小时、经营收益和其他相关成本。当公司生产效率变得停滞不前的同时,其印制品质量已经下降到了极点,以至于客户都开始抱怨起来。公司的一些大客户甚至逐步将部分印花任务交给了其他印花商来完成,有时候的确只能这样做了。公司领导层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否了解

他们的印花机?按他们的意思,问题一定是出在印花机上。由实践经验可知,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此,真正的问题可能发现于车间的其他地方,印花车间中最重要的工具往往就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东西。生产力的不足是很容易精确分析的,相比印制质量通常更受重视,因此能先于印制质量发生降低被察觉,而实际上质量问题是首先产生的,并且看来是真正最直接的导火索。所以,建议最初要检查正在印制加工的产品质量。车间生产中,关于印制质量有许多要素可以列举出来:所用的网框类型、丝网绷紧程度、曝光设备单元、员工的受教育程度,除此还有很多其他方面。这些因素都会体现在最终产品的印制质量上面。网框由于看似一个很简单的装置,仅仅是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用于支撑网版,这是个相对来讲无关紧要的任务,因此常常会被人忽视。事实上,在特定位置支撑网版并且保持适当强度维持其稳定是整个丝网印花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果可通过框架下调绷紧强度,丝网孔径就能变得更小,使得更少油墨被传递,进而技术员就要经过两次或更多的操作来获得充足的墨层厚度。与此同时,由于网丝已经放松,使其能够在胶刮前方自由摆动,导致印刷图像被弄脏或出现重影。尽管网版重新拉紧会使该现象的影响程度变得很小,但当网丝再次变松散时,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并造成印制质量的下降。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