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高攀 杨峰文
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其中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们是世界印刷史上的奠基石。1882年德国人发明了照相制版术,用网点来反映原图浓淡层次的网目版,后来逐步由单色照相发展到二、三、四色照相网目,将印刷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亚历山大·默里利用色彩的分解与还原、色彩测算与计算、颜色修正等理论确立了标准色度系统理论。1937年发明了电子分色扫描机,1950年柯达公司推出第一台滚筒式四色电子分色机,推动了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今天,计算机的出现使印刷业飞速进入数字化,它是印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幅完整照片图像由银粒子组成,荧屏图像由光点组成,印刷品由网点组成;照片图像因为印刷条件限制,不能象普通照片一样表现。普通照片是在相纸上涂布感光乳剂,通过感光而成像,其颗粒较细;而印刷则必须采用网点表现手段。用任一形状大大小小的网点来模拟原稿浓淡层次,是再现原稿连续色彩或黑白浓淡层次的优良方法(图1),换而言之,网点是网目印刷品图像的重要元素。加网技术经历了照相制版加网、电子加网、数码加网。传统照相制版是利用网屏对光线的分割作用,分解连续调原稿而得到的,即拍摄时在感光片前面加上网屏,使感光片上浓淡影像由大小不同的网点来表现。这种用网点大小来表现浓淡层次的印刷品称为半调印刷品。电子分色机(简称电分机,electronic color scanner)是采用光电扫描技术和电子计机技术,能从彩色原稿直接制成各分色底片的现代化制版设备,它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彩色校正、层次校正等一系列修正,获得图像分色底片。因此它的出现对于彩色原稿复制工艺,加快了制版速度,提高了彩色复制质量。加网电子分色机是采用接触网屏直接加网,即使采用氦一氖激光为记录光源,它要选用特殊的接触网屏才能在分色片上产生网点,因而影响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