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影响印花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工艺、制网水平,印花机、蒸化机的性能和操作水平,以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现场管理等。随着棉织物朝着高支高密、特殊规格等高档产品方面发展,如何保持稳定的印花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1 工艺制订印花工艺的制订,以保证车间实际生产顺利进行为准则。对于来样花稿,要预见到实际生产时可能会出现的印制疵病,诸如对花不准、色差、传色、拖浆、露底和效果不符等,在制订制网工艺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加以避免;而工艺、配方的正确选择,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1.1 合理制订制网工艺详细制订分色制版操作规则,运用电脑分色制版,按照工艺要求,针对花稿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描稿处理技巧。直接印花的圆网排列,一般采用颜色由深到浅、面积由小到大的顺序。对于特殊花型,如深色满底、细茎碎花,可选择防印工艺。即将细茎、碎花按深色处理,底色网排在后面,制订分色描样工艺时,合理安排分线、借线、并线方式,以及它们的收放尺度。根据不同花样和面料品种特点,合理选择网目,灵活运用分网、加网措施。实践证明,涂料防印活性工艺,通过合理协调排网顺序,可有效防止产生第三色,减少拖色、对花不准,避免传色等印疵,以保证印花产品质量。1.2 优选处方随着染化料产品品质的提高,绝大多数印花产品所要求的颜色、色光、内在质量,都可在工厂选定。对于大批量的订单,批与批之问颜色的重现性、色光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完成订单整体质量水平的关键。工艺处方中选用的染料,其配伍性应良好,即具有相近的亲和力、扩散速率和反应性。对于几个比较敏感、颜色深浅和色光容易产生偏离的色相。如卡其色、棕色、绿色和藏青色等,可以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优选处方,并对选定的拼色染料,有针对性地相对固定使用。以偏红光的深藏青色为例。若按传统配色理论拼色,应以蓝色为主色,红光的引入可选择蓝光红或青莲色为辅色,而不宜选用大红色为辅色。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