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洪,李振华,熊永梅,杨东洁,孙为佐。
转移印花具有方便、快捷、无污染等优点,故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国内外都相继对合成纤维以外的天然纤维的转移印花技术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已有用于工业生产的报导。如日本采用接枝变性法利用苯甲酰氯对棉改性;或采用聚酯、聚酰氨进行界面聚合,对纤维素织物表面改性使其能吸附分散染料蒸汽;也有采用溶剂使纤维素纤维膨化而完成对分散染料的吸附;国内也有采用羟甲基丙烯酰胺及聚乙二醇对纤维素进行接枝变性处理来完成转移印花的报导 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常用树脂单体,在大量优选的基础上选用三聚氰胺等初缩体,并辅以多种添加剂,合成了适用于对纯棉织物变性处理的改性树脂Fz-s,并建立了适用于纯棉针织物转移印花的工艺控制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织物14.5tex纯棉精梳棉毛布;18tex纯棉汗布。1.1.2 药品各类常用树脂单体,邻苯二甲酸酐,多聚甲醛,聚乙二醇,多元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柔软剂,渗透剂,氯化稀土,柠檬酸,氯化镁,泳移剂,碱。1.1.3 转移印花纸1.1.4 仪器多功能搅拌器,恒温水浴锅,皂洗牢度仪,各种玻璃器皿,回流装置,Y631弹子顶破仪,722分光光度计,电熨斗,小鸭烘干机,转笼式洗衣机。1.2 方法1.2.1 合成将准确称量的树脂单体原料多聚甲醛及其添加剂放三颈烧瓶中,置于甘油浴中加热至60℃;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碱剂,调节pH至9左右;继续搅拌并缓慢加入三聚氰胺,待搅拌均匀后升温至80℃;待浴液清彻透明,pH为6~7后,再继续升温至90℃,并在回流条件下反应2~3h,然后加入多元醇及聚乙二醇和添加剂,并用邻苯二甲酸酐调节pH 在1.5~3.5;在40~55℃下继续回流反应1~5h后,停止加热,加入热水稀释,用碱调节pH至弱碱性,出料待用。1.2.2 预处理改性将织物称重后,经润湿置于50℃左右的改性树脂浴中浸渍10~20min,
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 常规树脂与FZ—S改性树脂转移印花效果比较将搜集到的各类树脂与本研究合成的Fz—s改性树脂按本研究给定条件同时进行转移印花,得表1所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