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无水印花技术让家纺印花不再是难题

来源:品牌家纺网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6日
我国是纺织生产大国,传统印染行业以水为介质对织物进行染色处理,由于水相反应的不完全性,造成了水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污染物。有数据显示,目前印染行业每生产万米印花织物,污染水可达300至400立方米。由于废水处理技术难度大,投入多,因此,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始终是困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无水印花特别是转印印花技术的出现,似乎为解决印染行业实现污水零排放带来一线曙光。因为转印印花属于气相反应,不依靠水为介质,也就没有或很少有废水排放问题。但是,转印印花技术的“致命伤”是它不能用于天然纤维织物。在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大环境下,转移印花的局限性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最近,雪豹精细化工研究所工程师童湘的一项发明,找到了解决转印印花不能对天然织物进行印花的钥匙。近日,记者采访了童湘。

记者:为了解决天然纤维织物的转移印花问题,十几年里,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天然纤维不容易“留住”分散染料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童湘:国内外已经有过不少人用改性、搭桥、涂膜的方法进行天然纤维升华转移印花的尝试,但都因为着色率差、泳移(迁移)、色牢度不能达到要求而无奈放弃。因此,如何解决着色率、色牢度、迁移问题将是成败之关键。我们研制的“前处理剂”,扩大了转移印花范围,现在的技术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天然纤维“通吃”。

记者:你们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

童湘:我们研制的“前处理剂”另辟蹊径,解决了毛、丝绸等天然纤维不能进行热转移印花问题。我们称为“天然纤维转移印花固色调节剂”,通俗的称之为“架桥剂”。它在天然纤维和染料之间架起一个“桥梁”,通过化学键和纤维组合,实现了高分子官能团的共聚、交联,进而解决了天然纤维转

移印花的技术问题。

记者:升华转移印花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受热成气态的分散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织物,达到着色目的。这在涤纶上已经实现。但把它用于天然纤维织物上,如何解决受热碳化的问题?

童湘:为了适应无水印染工艺操作,我们将“前处理剂”制成以水为主体的分散体系(乳液)。它是聚电解质(高分子电解质)多钟多单体共聚物,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反应功能材料,其反应性通过高分子官能团的共聚、交联而起到作用。与毛、丝绸进行升华转移印花中,助剂与纤维表面发生化学键反应,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形成交联,调节两个单体的比例,提高了织物的耐热性。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