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蜡防印花起源论的不同观点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5日
蜡防印花起源论的不同观点蜡防印花是利用蜡的特有的防染性作为织物染色时的防染材料。蜡不溶于水,将熔蜡涂绘在布料上,利用其拒染作用,产生变化无穷的染色图案效果。同时蜡纹的自然龟裂,使染液渗入,从而在布料上产生奇妙无比的冰纹状,这是蜡染的一种特色,也是艺术家们发挥创作才能的一种表现手法。蜡染艺术最早起源何时何地,世界各国多位学者、专家都各有见解。比较典型的有3种说法。(一)印度说日本佐野猛夫氏的《染色入门》和伊势拱子的《蜡染的技法》两书所述,蜡染约在两千五百年前,产生于印度。到了5世纪,才经波斯西传埃及,7世纪时传入中国。唐朝的蜡染术在7~8世纪时,再由唐朝传入日本。到了公元一千年,爪哇才有了蜡染术。此外,日本冈登贞治和峰须贺年子合著的《手艺词典》以及关户宝、青木美津枝等合著的《染色理论与工艺染色》中认为,蜡染是发生在印度,后来东传中国、日本,西传波斯、埃及,南传爪哇。中国的赵丰博士在其《唐代丝绸和丝绸之路》及《丝绸艺术史》书上也认为蜡染是从印度传人中国。根据是我国新疆民丰地区尼雅出土的蜡染棉制品,蜡染的图案是手绘的一位半裸女像,颈饰珠圈,手持牛角状物,头后有背光。据考证这是中西亚地区隆重祭祀的伊什塔尔女神,头后背光具有印度文化因素。这说明蜡染工艺在东汉时已传人中国西部边陲;魏唐之际,蜡缬出现在丝织品上。吐鲁番阿斯塔那曾出土一些以点蜡作纹的蜡缬产品,与玄应所说“今谓西国有淡涩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腊(蜡)点缬也”相符。(二)中国说美国学者Vivian Stein在她的著作(Batik as a Hobby)里却持不同见解,她认为蜡染发源于东方,自古就被用为染布的方法,最早的蜡染可能发生在中国或埃及,从当地再流传到波斯、印度及其他国家。另外一位美国学者已故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杜玛斯·法兰西斯卡特,在其成名著作中《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一书里
,认为棉花的发源地是印度。因此,棉织品的印染术也可能印度是开端。然而在敦煌石窟中所发现的早期印染品,足以证明当时中国印染业已建立。在这些敦煌及吐鲁番发现的印染品中,曾采用了媒染剂和防色剂。由此证明了远在第5世纪左右,在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已知用防染剂,故蜡染起源于中国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蜡染的全盛时期是在唐朝,当时所谓的唐三缬即是“蜡缬”、“夹缬”和“绞缬”。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条文锦、蜡染和绞染的衣物大多是唐代织染品,它们发现于新疆吐鲁蕃一带干燥地区的墓葬中。我国权威著作陈维稷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蜡染可追溯至秦汉之际的西南少数民族。那时他们开始利用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的材料,制作出白色图案的花布。这种花布古代称之为“阑干斑布”。国内武汉纺织科学研究所的李梦云先生也赞同这一观点,并列举1959年于田地区出土的北朝时期纺织物中,有蓝色印花毛纺织品两件,图案是由7个圆点组成的小团花,布地为蓝色。经考证,这些小团花是由蜡染工艺制作的。台北张新知著的《手工印染技术》一书也持同一观点。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