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手感发硬的问题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0 前言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色牢度好等优点,得到广大印花工作者的青睐,被广泛用于棉和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印花。活性染料印花常用海藻酸钠作糊料,海藻酸钠糊易于洗除,一般不影响印花织物的手感,但也有些活性染料使用海藻酸钠糊印花后织物手感发硬,特别是做粘胶(人棉)织物印花时更加明显,而且采用不同的糊料、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对织物手感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那么活性染料、糊料、印花工艺与印花织物手感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将对此作有关分析、试验和探讨。1 理论分析1.1 活性染料印花的上色机理 活性染料印花通常是将活性染料、防染盐S、尿素、碱剂(小苏打)、海藻酸钠糊合并制成印花浆,印制在织物上,通过烘干、蒸化(固色反应)、清洗、烘干等工序完成,其活性染料的上染反应机理如下:KN型(乙烯砜类)染料印花:Cell-OH(纤维素)+D-S02C2H4OS03Na→D-S02C2H40-CellK型(一氯均三嗪类)染料印花:Cell-OH+D-R-Cl→Cell-0-R-D+HCI (D是染料母体,R是活性基团) M型是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复合的双活性基染料,印花时乙烯砜基反应活泼性强,参与反应的机率较高,先与纤维素发生键合反应,一氯均三嗪基也可能参与反应。1.2 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选择 从以上印花固色机理可以看出,染料是和纤维素上的羟基发生键合反应而固色的,所以,要求糊料的化学结构中不能有羟基,或有羟基但不易与染料发生键合反应,否则染料与糊料反应而浪费染料。显然,含有羟基的淀粉等糊料是不适合的。海藻酸钠是活性染料印花的良好糊料,它与纤维素一样都是线形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与纤维素结构分别如下:海藻酸钠可以看出,海藻酸钠与纤维素对比,仅在第5位碳原子上以羧基一COOH取代了羟甲基CH20H而已,在2、3位碳原子上同样具有次羟基(亦称仲醇基—CHOH),

由于有羧基存在,加碱生成羧酸钠盐—COONa。虽然海藻酸钠也有羟基,但以次羟基CHOH的形式存在,反应较不活泼,而且更主要的是海藻酸钠存在阴荷性的羧基离子—C00一与阴荷性的活性染料(含有磺酸基、磺酰胺基等)相互排斥,使活性染料难以接近与次羟基键合,因此一般情况下,活性染料不会与海藻酸钠发生键合反应。1.3 粘胶纤维结构及性能特点 粘胶纤维和棉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是纤维素,属于多糖物质,其分子中的葡萄糖剩基(不包括两端的)上有三个自由存在的羟基,羟基就是与活性染料发生化学键合的官能团。但是,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还是有些差异,棉纤维素的聚合度10000左右,而粘胶纤维素的聚合度仅为250~500左右,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要比棉大很多,在5~80%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率之比约为2;粘胶纤维的截面结构不均匀,外皮层的取向度较高,造成染料分子扩散的困难;粘胶纤维在水中的溶胀高达70~100%,比棉纤维(40%)大很多。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