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纺织品结构生色印花技术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8日

自然界色彩缤纷、绚丽多彩,从蓝天、彩虹,到五颜六色的花草、矿物和动物,颜色丰富多彩,真是万紫千红。颜色是可见光对我们视觉神经刺激的反映。即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产生一定的颜色反映,颜色只是人的一种视觉感觉。产生或发射可见光有多种多样的起源,因此颜色的起因也就有多种多样。Nassau将颜色的起因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电子的振动和简单激发:例如火焰、闪电、极光以及碘等的颜色效应,其中部分属高温等离子体发射;(2)电子配位场效应的跃迁:红宝石、祖母绿、绿松石以及各种金属络合染料(或颜色)中的金属络合颜色效应都属这类;(3)电子在分子轨道问的跃迁:绝大数有机染料(或颜料)和一些无机物(蓝宝石)的颜色效应属这类;(4)电子在能带中的跃迁:有色金属(金、银、铜和铁)、半导体以及色心(紫晶、烟水晶)的颜色效应属这类;(5)几何和物理光学效应:色散折射、散射、干涉和衍射颜色效应。在这五种起因中,至少可进一步细分为十五种。其中三种是物理作用,一种是化学作用,还有一种是和化学共同作用。物理作用,产生颜色的方式包括光反射、折射和干涉等三种,化学作用主要是染料和颜色料等色素与光的作用,而一些物质,例如宝石的颜色则是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红宝石的组成是Al2O3晶体,但含有少量Cr2O3·Al2O3晶体是无色的,Cr2O3则是绿色的,少量Cr2O3存在于Al2O3晶格中则呈现红色。这是由于相邻分子的距离受到微扰(压缩)的原因,Cr-O键长微小的缩短,造成激化能量变化,吸收不同波长,使颜色由绿变红。所以说是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纺织品显色(包括染色和其它方式着色)属于光与大块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使纺织品产生颜色也有多种途径,目前主要是通过施加有色物质(吸附染料或粘着上颜料)来产生颜色,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其它一些途径。即使是用染料染色或颜料着色,产生的颜色也受其它因素而改变,

本文主要讨论物体通过几何与物理光学产生颜色及其对纺织品颜色的影响,特别所谓结构生色及其影响。当一束光与纺织品发生相互作用时,至少会发生如图1所示的几种作用方式。图1 可见光与纤维的作用方式如图l所示,光与纺织品的作用也是存在物理和化学作用,这些作用都可产生或影响颜色。物理作用包括(1)反射和漫射;(2)散射和透射;(3)折射或偏转等化学作用则是对光的吸收。1 、自然界的一些结构生色现象物体颜色缤纷多彩。产生颜色是基于所含色素对光的吸收和对光的色散、散射、干涉和衍射等作用。色素产生颜色是对光产生选择吸收作用的结果,即选择吸收后互补光的颜色;而由色散、散射、干涉和衍射引起的是选择反射产生的颜色,后者称为结构色或组织色。这两种方式产生的颜色,性能有显著不同,有关选择吸收产生的颜色,大家已很熟悉,因为通过染料染色,涂料着色产生的颜色就属这种,本文不再重复。结构色和它有所不同,它不改变强度,结构色和它有所不同,它不改变光强度,结构色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色彩艳丽,且随方向强烈变化,色彩仅在直射光中看到,主要是由衍射光栅产生的颜色;(2)色彩艳丽,且随方向适度变化,主要是由薄膜干涉产生的颜色;(3)色彩较艳丽,且不随方向而变化,主要由散射和色散产生的颜色。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