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具有对称性的中间对得准两边对不准的对花不准 该类对花不准的特点是:从疵病形态看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例如:在多套色的直条花型对花中,织物的中间部分对花对好后,排在2#或较后位置,圆网与1#圆网呈现的两边对不准,露白部分一边靠右边,另一边则靠左边。这类疵病的产生原因主要与印花半制品的布幅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 印花半制品布幅的稳定性差是产生本疵病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些布幅稳定性差的印花半制品,在印制过程中织物遇到第一只圆网挤压出来的湿的印花色浆时,织物一般均会产生不均匀收缩。特别对一些前处理不到位绵织物丝光不足,合纤混纺织物定型不良;印前拉幅半制品拉幅拉得过宽,印制花型得浆面积较大时,织物门幅收缩就要求得更大些。人棉织物却相反,遇湿会产生伸扩情况。以至造成在印制第一只圆网时的织物门幅与后面的(第二只圆网或更后的圆网)圆网印制门幅不一致,织物回缩或伸扩的结果造成中间对得准两边也对不准,具有对称性的疵病。 克服具有对称性的中间对得准两边不准的对花不准疵病可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要做好印花半制品面前处理准备。在印花过程中,当印花半制品通过第一只印花圆网被印上色浆受潮时,会产生不均匀的收缩现象。印花半制品收缩率的大小与织物厚薄、密度高低、印坯布幅稳定性、吃浆面的大小、橡胶导带上贴布浆层的厚度,使用磁棒、磁力或刮刀压力的大小、印花机车速等诸因素有关。而对于印花坯布来源,织物厚薄、密度高低是客观存在,做好印坯的前处理演练工作,对提高和保证布幅稳定性状况,改善印花不准疵病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棉织物来说,前处理的关键应做好退浆、煮炼。 漂白以及丝光各工序的每一项处理;对于涤棉混纺织物来说,同样要抓好漂洗每一工序的处理。另外,对热定形温度、速度、下机堆放时间等要按工序规定处理。有人选用13*13(tex)经纬密度43*30根/cm(110*76根/英寸)涤棉(65/35)平布,用同一厂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