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蚕丝织物涂料拔活性印花拔染浆的研制

来源:郑今欢, 邵建中,刘今强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蚕丝织物的涂料拔活性拔染印花工艺能解决常规酸性染料拔染印花色牢度低的问题,受到丝绸印染企业和研究者的关注.但由于涂料着色剂的特殊性,要在华丽高雅的丝绸制品上印制出手感柔软、花型精致、色泽鲜艳的涂料拔染印花制品十分困难.本实验分析测试了各种糊料的流变性、稳定性、抱水性、与拔染剂的相容性、轮廓清晰度、弯曲长度,全面地对比各种糊料的印花性能,从而筛选出适合于真丝绸高色牢度涂料拔染印花的糊料:并分析了各种粘合剂在不同用量下印花后对手感和色牢度的影响,筛选了理想的真丝绸涂料拔染印花用粘合剂.另外,对柔软剂、轮廓调节剂、纳米氧化硅溶胶等助剂对轮廓清晰度、手感、色牢度等各项印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制了适用于蚕丝织物涂料拔染印花的专用复合浆.发现把纳米遮盖剂应用于涂料拔染印花浆中,可显著提高涂料对未拔净地色的遮盖性,并能明显改善涂料的色牢度和色泽鲜艳度.结合配套地色活性染料和着色涂料的使用,开发了蚕丝织物涂料拔活性的拔染印花工艺技术.1 实验1.1 材料与仪器织物:真丝02双绉熟坯;药品:拔染剂,雕白块C、德古林Decolin、雕白剂H、二氧化硫脲TDO、高效还原剂PES、雕白块C与雕白剂H复配物;活性染料,汽巴FN系列和德司达Remazol系列;涂料,DyStar公司的DyStar系列和BASF公司的Helizarin系列;印花糊料,植物种子胶及改性类TG、S一240 mv、PS一14、CTD一203、A9、A13;合成增稠剂l 、2 、3 、4 f均属于聚丙烯酸类共聚物);其他助剂,粘合剂『l (丙烯酸酯类低温型粘合剂)、2 (丙烯酸酯与有机硅单体的共聚物)、4 (具有反应性基团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5 (聚氨酯型粘合剂)1、渗透剂、吸湿剂、轮廓调节剂(高分子质量印花助剂)、纳米遮盖剂(纳米氧化硅溶胶)等.仪器:BROOKFIELD DV—II+PRO VISCOME
TER型粘度计(USA)、WYSX一40型袖珍带光源显微镜、LLY一0l型电子硬挺度仪、WB一80型全自动测色色差仪、SF600型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Mathis型万能汽蒸焙烘机、XENO TEST 1 50S 型风冷式H晒试验机、Y57 1 A型染色摩擦色牢度试验器.1.2 蚕丝织物涂料拔染印花专用复合浆的研制对柔软剂、轮廓调节剂、纳米氧化硅溶胶等助剂对轮廓清晰度、手感、色牢度等各项印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反映手感的抗弯长度均为4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以获得适用于蚕丝织物涂料拔染印花的复合浆的合理配方.1.3 工艺流程调浆一印花一烘干(85℃,5 min)一汽蒸(102~105℃,95%湿度,15 min)一焙烘(130℃,3 min)一冷水洗一皂洗一冷水洗一烘干一性能测试.1.4 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1997测试;耐洗色牢度:按GB/T 3921.1—1997测试;耐水色牢度:按GB/T5713—1997测试;耐汗渍色牢度/碱:按GB/T 3922~1995测试:耐汗渍色牢度/酸:按GB/T 3922—1995测试.2 结果与分析2.1 糊料基本性能糊料是织物印花色浆的主要组分,作为一种流体和载体把染料或涂料、化学试剂和助剂等传递到织物上而形成图案花型.印花色浆的印花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糊料的性质,糊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印花产品的品质和成本.糊料的应用随纤维、染化料、印花设备等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织物印花前,对糊料的合理选择是很必要的.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