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组织特殊染色法—弹性纤维染色
弹性纤维主要由弹性蛋白(一种黄色硬蛋白,它是黄色弹性纤维组织的主要成分,干燥时易脆,而湿润时呈弯曲并富弹性)构成。它广泛分布于全身的各个部位,尤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系统为甚。新鲜时它呈黄色,固又称为黄色纤维。弹性纤维较细,直径0.2-1.0um,有分支,不成束。但可交织成网。它富有弹性,容易拉长,但不能拉到超过它的极限,外力除去后又恢复原状。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在HE染色的标本上,含量少时不易与胶原纤维区别,含量多时呈折光性强的淡粉红色。由弹性蛋白构成弹性纤维的鞘,并非完全的密封,在其周围有许多微细孔,这些微细孔可作为营养物及排除废物的场所。 弹性纤维主要来源于带有平滑肌特征的间胚叶细胞,少量可由脉管的内皮细胞产生,先形成前——弹性蛋白(pro-elastin),这时在电镜下可见到直径为200nm的电子密度微纤维,在成熟的弹性纤维蛋白,电密度减少或丧失,较为均匀一致。 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网状纤维不同,它极难容于有机或无机的溶液里。 (一)弹性纤维的变形和病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老年的时候,弹性纤维可发生生理性的变化,这时可观察到弹性纤维的纵行分裂,断成碎片,最后成为颗粒,这些变化同时也伴有化学变化,氨基酸和钙的含量有所增加,这些变化在皮肤是最明显的。当有病变的时候,我们便可在切片观察到有的弹性纤维增生,有的被破坏,断裂、崩解,失去弹性。如主动脉瘤,就可见到瘤壁上的弹性纤维已经失去了弹性。这是由于主动脉壁的弹性纤维受到内压的不断冲击,弹性纤维过度牵拉,超过它的极期,再也恢复不了原状,因此在切片标本上(特殊染色)只能见到其痕迹或反应物。 (二)弹性纤维的染色方法 1.Weigert氏雷锁辛品红法(1898)(Weigerts resorcin-fuchsin method)试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