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活性染料浸染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活性染料的浸染方法根据纺织物品种的不同,有纱线染色、织物绳状染色和卷染等多种形式,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在近中性的染浴中使染料尽可能均匀地上染到纤维上;第二个阶段,当染料上染到接近于平衡时加入碱剂,提高染液的pH值,加快染料和纤维的反应,这时随着染料和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破坏已达到的吸附平衡,染液中又会有部分染料上染纤维。 在活性染料的浸染过程中,常常采用高浓度的盐进行促染。盐的促染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能降低或克服纤维素纤维上染过程中纤维上的电荷对染料色素离子的库仑斥力,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活性染料用于棉织物染色时,其固色率较低,一般仅为60-7O%左右,因此染料的利用率较低,浪费较严重,染色废液中含有大量未利用的染料,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提高染料的上染率,染色时往往采用高浓度的盐促染,但是这会因此而产生大量含盐的废水,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染色中的盐用量,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对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浸染的固色率低,盐用量大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在两大方面进行,即纤维索纤维的改性和提高染料与纤维的反应活性。1 纤维素纤维的改性1.1 胺化改性 活性染料染棉纤维的亲电中心在染料上,亲核中心氧负离子在纤维上。胺化改性将亲电中心赋予改性后的棉纤维上,而亲核中心在染料分子上,从而使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大为增强,促进了染料的上染1 1.1 氨基或氨烷基改性 纤维素纤维接上氨基或氨烷基后,不仅与活性染料的反应性大为增强,而且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后,形成季氨止离子,可定位吸附染料阴离子 这类反应的典型例子是用2一氨基硫酸乙酯,在130% 反应15min,处理制得2一氨乙基纤维素醚Cell—O— CH2CH2NH2。1.1.2 季氨基改性 用反应性季氨化合物对纤维素进行活化改性,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