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缸染色节能工艺
一、研究背景传统的筒子经轴染色工艺普遍采用浸染法,就是将纱线全部浸泡在染液中循环染色。在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背景下,根据现有设备性能提出了“半缸水位染色”的理念。通过半缸水位染色,可以降低吨纱用水、电和蒸汽量,并能提高染料上染率,降低染料助剂的工艺耗用量,降低染色成本及万元GDP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半缸染色节能工艺研究中,技术人员通过对筒管设计改造、松式筒纱密度、流量的大小、染液循环方向及压差大小等方面进行研究,成功研发出节能环保、产品品质一流的鲁泰专用染色工艺。筒子纱染色起源于德国(1882年),上世纪60年代才引入我国,但由于筒子纱染色涉及到设备、工艺、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技术难度比较大,当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采用绞纱染色。90年代部分外企采用筒纱染色,再加上设备功能的提高,筒子染色才有飞速发展。筒子纱开始为全充满式染色,即染液全部充满染色设备,之后半充满式设备开始应用,但染液仍然将纱线全部覆盖,此工艺沿用至今。绞纱染色、筒子染色和经轴浸染三种方式都属浸染,所用染化料、助剂、染色工艺基本一致,但由于它们的填装方式不同,整个生产流程有所差异,但筒子染色和经轴浸染之间的相似之处较多,见表1表1 绞纱染色、筒子染色及经轴浸染三种方式对比
序号 | 比较项目 | 绞纱染色 | 筒子染色 | 经轴浸染 |
1 | 工艺流程 | 长 | 短 | 更短 |
2 | 纱线匀染程度 | 较差 | 较好 | 较好 |
3 | 产生回丝 | 多 | 少 | 更少 |
4 | 劳动强度 | 大 | 小 | 小 |
5 | 浴比 | 大 | 小 | 小 |
6 | 水、电消耗 | 多 | 少 | 少 |
7 | 设备有效荷载 | 小 | 大 | 大 |
8 | 产生污水 | 多 | 少 | 少 |
9 | 纱线复绕速度 | 慢 | 快 | 快 |
10 | 自动化程度 | 低 | 高 | 高 |
11 | 对操作工技术要求 | 很高 | 低 | 低 |
12 | 设备要求 | 简单、要求低 | 复杂、要求高 | 复杂、要求高 |
国内筒纱
编 号 | 序号 | 步 骤 | 色差△E |
1号色: 浅土黄 | 1 | 加元明粉前 | 2.46 |
2 | 加元明粉10分钟 | 2.83 | |
3 | 加纯碱前 | 2.62 | |
4 | 加纯碱后20分钟 | 1.11 | |
5 | 皂洗前 | 0.91 | |
6 | 皂洗后 | 0.89 | |
2号色: 浅蓝色 | 1 | 加元明粉前 | 1.05 |
2 | 加元明粉10分钟 | 2.40 | |
3 | 加纯碱前 | 2.32 | |
4 | 加纯碱后20分钟 | 1.77 | |
5 | 皂洗前 | 1.69 | |
6 | 皂洗后 | 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