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粘胶长丝绞纱染色时的色差
粘胶长丝绞纱染色时,很容易出现色差,究其原因大致有: ①纤维表面具有纵向沟槽或多页形缝隙,所以吸湿性强,在整个湿处理过程中(前处理和染色),纱线形 态变异,自重增大,直接影响湿处理效果; ②粘胶纤维,尤其是普通粘胶丝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不规则,它与原料、纺丝工艺有关; ③粘胶纤维特别是丝和纱线,对前处理染色的机械适应性不广,实践证明,以喷淋式染机较理想; ④粘胶丝有普通丝与强力丝之分,它们都是有光丝。由于有光丝在应用上是有一定的局限,为了便于纺丝和改善纤维性能,纺丝中添加了消光剂(tio2)和起平滑、柔软、防霉、消泡、抗静电、抗氧化等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以制成无光丝和半无光丝。由于丝本身光泽不同,对光的折射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要克服绞纱染色色差,首先对粘胶丝本身的理化性能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在染色时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加强前处理,促使纤维膨胀,彻底去除附在纤维表面的添加剂,以使纱线基本符合染色要求。建议采用下列工艺: 处方(g/l) naoh(36°bé) 2~5 na2co3 2~4 精练剂hs-120a(无锡开来) 3~5 na2s2o4 0.5~1 工艺条件(喷淋染色机) 浴比 1:10~15 保温温度(℃) 95~98 保温时间(min) 60~90 要充分清洗。由于naoh不易洗净,因此在水洗后,还要采用98%醋酸2ml/l进行中和(室温),使纤维保持中性,待染。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较好,且对纤维的强力影响不大。精练剂hs-120a系阴/非离子的复配物,阴离子部分净洗效果优良,非离子部分乳化、匀染等性能好。由于前处理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时间较长,而每批粘胶丝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正式投产以前,都要经过小试。 第二,要选择移染和匀染性较好的染料。粘胶纤维的初染率很高,而上染率并不高,初染时产生的色花、色差等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