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粘胶筒子纱染色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4日

粘胶筒子纱染色工艺探讨

摘要 粘胶纤维的无定形区大,而且存在皮蕊结构,因此,染料上染快,染料分子扩散困难,极易产生色花、层差等染疵。采用高温移染法染色工艺代替传统的恒温法或升温法染色工艺,并通过加入匀染剂、防染盐等助剂可有效解决色花、层差等问题。关键词 粘胶纤维 筒子纱 活性染料 匀染剂 防染盐 高温移染法 染色工艺

1 前言 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加工制造而成。其加工过程如下:漂白纸浆→17.5%烧碱浸渍→老化→黄化→碱溶解成粘胶溶液→成熟→过滤→脱泡→纺丝→脱硫→洗涤→漂白→洗涤→烘干→成品 粘胶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与棉纤维一样,也是纤维素,但其染色性能与棉纤维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粘胶纤维的无定形区大,染料上染快;另一方面,粘胶纤维存在着皮蕊结构,皮层的取向度较高,造成染色时染料分子扩散困难。因此,粘胶筒子纱染色极易产生色花和层差,特别是在咖啡、翠绿等颜色上。我们采用高温移染法染色工艺代替传统的恒温法或升温法染色工艺,并通过加入匀染剂、防染盐等助剂大大减少了粘胶筒子纱色花和层差的出现,提高了产品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实验 2.1实验织物 32S×32S双股粘胶纱 2.2 染料和药品 活性染料,市场取样。 棉用匀染剂TF-210A,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元明粉(工业级)、纯碱(工业级)、防染盐(工业级)2.3 实验仪器与设备ECO远红外染样机(美国datacolor), SF-300型测色仪(美国datacolor), 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SW-12A型水洗牢度仪(常州第二纺织仪器厂),LFY-49摩擦牢度测试仪(山东纺织研究所) 2.4 实验方

法2.4.1 染色工艺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2.4.1.1 实验配方活性染料:3%o.w.f,匀染剂TF-210A1.0g/l,元明粉:50g/l,纯碱:20g/l,浴比1:20。2.4.1.2 恒温染色实验操作 加入匀染剂、元明粉、染料,升温至60℃,加入纱线,染色30 min,加入纯碱,固色50 min,水洗,皂洗,水洗。2.4.1.3高温移染实验操作加入匀染剂、元明粉、染料,升温至75℃,加入纱线,染色30min,快速降温至60℃,加入纯碱,固色50 min,水洗,皂洗,水洗。2.4.1.4上染率的测定 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试染色前和不同染色时间染液的吸光度A0、Ai,计算上染率E%。E%=(1-Ai/A0)×100%2.4.2 染色工艺对染料最终得色的影响将2.4.1染色纱线织造成袜筒,皂洗后用测色仪测定K/S值,其值越大,颜色越深。2.4.3 染色工艺对染料染色牢度的影响 皂洗牢度按国标GB/T3921.3-1997方法执行。摩擦牢度按国标GB/T3920-1997方法执行。2.4.4 染色工艺对染料解析和移染性能的影响2.4.4.1实验配方匀染剂TF-210A1.0g/l,元明粉:50g/l,浴比1:20。2.4.4.2实验操作将未经碱剂固色的染色纱线和前处理纱线放在一起,按染色工艺进行移染(不加染料),移染结束后室温晾干并织造成袜筒。2.4.4.3解析率的测定用测色仪测定移染前后色纱的K/S值,计算解析率Id%。Id%=1-(K/S)移染后色纱/(K/S)移染前色纱×100%2.4.4.4 移染率的测定用测色仪测定移染后白纱和移染后色纱的K/S值,计算移染率IM%。 IM%=(K/S)移染后白纱/(K/S)移染后色纱×100%3.实验结果3.1 染色工艺对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

粘胶纤维在染色10min之内,吸附率达到50-60%

,因此,极易造成上染不匀。采用高温法染色,染料的直接性下降,明显降低了染色初期的上染速率,这非常有利于染料吸附、上染均匀。

3.2 染色工艺对粘胶最终得色的影响

染色工艺与最终得色(K/S)的关系

恒温染色法

高温移染法

红BF-3B

26.89

26.28

黄BF-3B

20.47

20.17

藏青BF-2GF

29.34

28.92

高温移染法的最终得色较恒温染色法稍浅,但影响较小。众所周知,温度升高和碱剂的加入会加速活性染料的水解。高温移染法的染色温度虽有所提高,但由于此时染浴中无碱剂存在,染料的水解速度增加并不大。当加碱剂时,温度已降低至60℃,因此,采用高温移染法对粘胶的最终得色影响不大。

3.4 染色工艺对粘胶染色牢度的影响

表2 染色工艺与牢度的关系

恒温染色法

高温移染法

红BF-3B

变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湿摩3-4

变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湿摩3-4

黄BF-3B

变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湿摩3-4

变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湿摩3-4

藏青BF-2GF

变色4-5

沾色4

干摩4-5

湿摩3-4

变色4-5

沾色4

干摩4-5

湿摩3-4

从表2可知,采用高温移染法与恒温染色法的色牢度基本一致,这也说明,采用高温移染法对染料的水解影响不大。

3.3 染色工艺对染料解析、移染性能的影响

活性染料上染纤维,在加碱之前,染料与纤维间没有形成共价键结合,部分上染于纤维的染料会解析至染浴,再重新上染纤维,形成动态的上染过程。

表3 染色工艺与解吸的关系

恒温染色法

高温移染法

红BF-3B

54%

74%

黄BF-3B

54%

65%

藏青BF-2GF

40%

61%

表4 染色工艺与移染的关系

<

高温移染法

恒温染色法

红BF-3B

57%

75%

黄BF-3B

55%

64%

藏青BF-2GF

34%

56%

采用高温移染法染色可提高染料的解析和移染性,其中对红BF-3B和藏青BF-2GF尤其明显,移染率可提高15%以上,促使色深部位的染料向色浅部位转移,获得均匀的染色效果。

4 染色工艺注意事项

4.1 绕筒

粘胶筒子纱的绕筒非常关键。筒管的材质一般采用塑料和不锈钢。若采用塑料筒管,必须要求其高温时不变形。绕筒密度要严格控制,密度过大,染液难以穿透,容易产生层差和色花;密度过小,容易产生变形和乱纱。粘胶纤维遇水溶胀大于棉纤维,卷绕密度发生变化引起压降变化,因此,其绕筒密度应略大于棉纤维,一般我们控制在0.33-0.34g/cm3。绕筒时还必须注意每个筒子之间的密度必须保持一致,避免各筒子之间产生染色差异。

4.2前处理

粘胶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碱处理和漂白,天然杂质基本已经去除并具有较好的白度,前处理时不能采用较强的碱剂,防止其强力进一步下降。加入精练剂和螯合分散剂可进一步去除杂质。前处理工艺如下

精练剂TF-125A 1.0g/l

螯合剂TF-510 0.5g/l

浴比 1:10

温度 90℃

时间 15min

4.3 泵循环的控制

一般而言,正循环的时间都小于反循环时间,可根据织物品种和绕纱的密度以及染机泵的扬程加以确定。一般我们选择正三反五或正四反六。

4.4 盐、碱加入方式

盐和碱加入时,染料迅速上染

,非常容易造成色花。因此,盐和碱应分次缓慢加入。

4.5 助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4.5.1 棉用匀染剂TF-210A的作用

棉用匀染剂TF-210A具有优异的乳化、分散、透染性能,并具有一定的缓染和移染性能,使染液更易穿透筒子纱,避免色花、层差的出现。

4.5.2 防染盐S的作用

粘胶纤维在生产中采用CS2进行黄化处理,虽经过脱硫处理,但很容易造成脱硫不尽,使纤维带有一定的还原性,造成活性染料色萎、色花、缸差等一系列问题。防染盐S是一种弱氧化剂,可消除还原物质对活性染料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染色鲜艳度和染色均匀性。


1  2  3  4  5  6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