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腈/粘混纺织物用卷染机染色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5日

腈/粘混纺织物用卷染机染色

无论是腈纶和粘胶纤维混纺纱线还是织物,都具有一定的仿毛感。由于腈/粘混纺织物染色批量一般较小(每只颜色只有300 m左右),较适宜卷染,而不宜采用绳状染色机。 腈纶耐酸不耐碱。遇碱剂,尤其是氢氧化钠(NaOH),纤维会变黄,随着碱性增强和温度升高,纤维还会变得僵硬,强力下降,甚至溶解。所以在染色前要去除织物上的油脂和浆料等杂质,其工艺处方为: Na2CO 2~3 g/L,阴/非离子复配精练剂178(上海永鑫)4~6 g/L,80 oc,处理4~6道,然后充分水洗。从理论上讲,低温型分散染料可采用载体法染腈纶,曾介绍采用分散染料和直接耐晒染料同浴一步法染浅色工艺。但目前许多印染企业都采用阳离子染料和直接染料在同浴中完成染浅色工艺:40 入染,加HAc 1 mL/L,防静电剂SN 1~2 g/L,阳离子染料x(ow1),运转2道,边升温边运转4道,升温至80 ,运转4道,再边升温边运转2道,升温至100%2,运转6道,加分散剂WA(上海助剂厂)4~6 g/L,直接染料Y(溶解稀释后需两边加入),Na2SO。5%(ow1),运转6道,降温至75% ,经充分水洗后进行固色、柔软处理。浴比1:4(下同),pH=5.5。中、深色则可先用活性染料染粘胶,再用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即倒染。这样染色牢度好,色泽鲜艳,互相沾色少,是完全可取的。 在实施具体工艺时需注意: (1)腈纶有两个转变温度,第—个是8o~100℃,第二个是140— 150℃。纤维受机械张力后,尤其在第—个转变温度的湿热处理中,容易变形。因此,在染色过程中张力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终止染色后,需降温至75℃以下,才能逐步注入冷水,并用流动水洗,否则,织物易板结,手感粗糙,目无法用柔软膨松剂改善。 (2)腈/粘混纺织物要采取两类不同电荷的染料和助剂进行染色。所以染色时

在加完一类染料和助剂后,再加入另一类染料和助剂,以防止两类染料、助剂产生凝聚,减少互相沾色,确保色泽坚牢度。染浅鲜色泽,采用图1所示的工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实践证明,选用分散阳离子染料(SD型)染腈纶,对粘胶纤维的沾色更少。 (3)在卷染机上染色不能采用表面活性剂1227(或IJevq;alPAN)作缓染剂,因为其阳荷性太强,染料上染难控制。且无抗静电作用。可选用防静电剂SN(阳荷性),它不仅具有缓染作用,减少染色或烘干拉幅时产生静电,同时还能显著减少两种纤维互相沾染,尤其是阳离子染料对粘胶纤维的沾染甚微,可达到4级左右。 (4)先染腈纶时,80 时需保温染色4道。因为此时正处于腈纶第一个转变温度阶段,大分子上的有序区域刚开始松弛,恒温染色能确保阳离子染料在纤维上均匀吸附,有利于升温至98~100 时染料上染纤维。 (5)由于卷染机有一定的缺陷,如缝头的整合、左中右色差。织物正面应向导辊外面,以防产生极光。对于要求具有非常高的耐汗碱色牢度以及非常严格的水洗及含氯水洗牢度的聚酰胺纤维,推荐进行后处理。使用3% ~4%Dorafix ACL,pH值4.5(用醋酸调节),处理温度75 ,时间10~20 min。白色合成纤维织物在贮存或运输时存在泛黄问题,其泛黄现象经常出现在织物或服装与包装材料接触的区域。包装材料可能含有一种无色添加剂BHT(即丁基化羟基甲基,一种抗氧化剂),它会转移至纺织品上,与排气中氮氧化物反应形成一种黄色的硝基染料。在运输和贮存期间,高的环境湿度和温度更加重了这种问题。BASF公司推出的新型助剂TX 1567,可解决此酚醛泛黄问题。它可防止氮氧化物与BHT分子结合,甚至在高温湿热的热带气候条件下也行之有效。这对于那些氮氧化合物含量高或交通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助剂TX 1567可用于所有的白色或浅色纺织品,可与荧光增白剂或染料一起使用,或单独处理,用
于浸渍或轧-烘-热固工艺。例如,聚酰胺织物使用助剂TX 1567进行加白浸渍处理时,BASF推荐工艺为:0.5% ~1%Uhraphor TC liquid与5% ~15%助剂TX 1567一起使用。浴比5:1~20:1,起始温度30~6o℃,随后在30 min内将处理温度升至100 ,保温处理30 nfin。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