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大卷装卷染机色差问题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5日

大卷装卷染机色差问题

大卷装卷染机,自1984年引进来,日益得到国内印染行业的重视。但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染色中易出现的色差。现将这一问题研究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一、如何解决头尾色差 所谓头尾色差,是指织物的经向着色不一致,既包括布卷的头与尾的色差,也包括头尾与中间部位的色差。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疵病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不能始终保持一致大卷装卷染机的织物容量是很大的,薄织物的容量可达6000~7000米,每一道的运行时间可达40~50分钟(设织物的运行速度为140米/分),在这样长的时间内,织物陆续从染液中穿过,将染料吸附在织物上,如果布卷的头与尾吸附染料的数量不一致,就会出现色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保证在加染料的这一道工序中,染液中染料的浓度要自始至终保持均匀一致。这一点是致关重要的,是消除头尾色差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需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底料的比例要正确 染色的第一道,为了保证染液中染料的浓度均匀一致,必须在染色前向浴槽中加入一定的染液,这叫它底料,使染料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但底料的正确数量无法通过计算求得,只能通过实践去摸索。底料的数量一般约为染料总数量的25~35 需强调说明的是;由于织物运行的速度对吸附染料的数量有重大影响.所以试验时织物运行的速度应和生产时一致,否则试验是无意义的。 (2)加料的道数应为两道底料加完后,余料应在卷绕的过程中陆续加入,许多印染厂的工艺往往在染色的第一道就将余料加完。这样的操作容易造成尾浅的疵病。其原困是在染色时,头与尾两次浸染的时间间隔不相同.头部间隔的时间为布卷卷绕时间的两倍,约为1小时余,而尾部仅为10几秒钟(机器倒向的时间)对于尾部来说,第一次浸染时吸附在织物表面的染料尚未扩散到纤维内部,表面的浓度与染液的浓度基本相同,所 在第二次浸染时几乎不再吸附染料。而头部和中

部则无此问题。如果余料分两道加完.则可避免这一缺陷。运行速度均可能变化,用时还要通过实践加以验证。 (3)加料的流量应保持一致 在卷绕过程中陆续加料时,其流量必须保持均匀一致。否则由于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变化.仍然会造成经向色差。大卷装卷染机应配备自动加料系统。 据了解,我国各厂引进的机器绝大多效均无此系统,加料的均匀性全靠人工控制,很难做到均匀一致。MA209A 系列卷染机设计了自动加料系统,其流量由主机的微机控制,可保证如下两点: ① 加料过程与布卷的卷绕过程配,即从卷绕开始到结束,加料的总效量恰好等于工艺规定的效值。 ② 在加料的全过程中,任一时间的流量均相等。这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微机根据卷布的总长度、织物的运行速度及规定的加料效量,计算出应有的流量,并按此进行自动控制。实际流量由传感器检测,当实际流量与计算值不符时,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使之相符合。 2.温度对染色质量的影响 大卷装卷染机染色时出现经向色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对染色质量有重要影响。染液温度高有利于织物纤维的膨化,使纤维的孔隙增大,也可增强染料的分子运动,因而有利于染料从纤维表面向内部扩散,即有利于着色。所以在染色过程中,染液温度必须保持恒定。一般大卷装卷染机均具有恒温控制功能,但是,由于均属开关量控制,所以也存在一定误差。其误差一成应小于士2C。成卷温度也是影响染色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卷装卷染机的染色,其染料的扩散与固色过程都是成卷后完成的。所以必须保持布卷的温度与染液的温度接近,为此大卷装卷染机都设有密封良好的罩壳与密封门,并设有加热空间的蒸汽管路。操作时须注意的是: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