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染工艺的探讨
冷轧染生产前必须做大量的技术积累资料,其中包括活性染料的选择,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中单色样的提升色卡必须要做一套出来;另外,采用什么类型碱剂,用量多少,这尽管有资料可以拿来套用,当严格的话,也需要自己稍加摸索一下;影响冷轧染质量的因素很多,算来应该有三十多点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冷轧染质量。 冷轧染一般对于颜色要求高的颜色,往往之后要稍加修色。 冷轧染的实用范围和特点 1.棉机织物、再生纤维素织物、棉弹力织物、棉/粘胶/莫代尔及其混纺针织物 2.适合于磨毛织物 3.染色重现性好,生产力高 4.适应性强,大小订单都适用 5.污水量大大减少。 冷轧染技术的关键发展 1.计量加料泵的发展 2.首选水玻璃作为固色碱剂 3.精确给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染液稳定性 4.Dystar发展了无硅固色碱剂系统 控制冷轧染 1.控制染液温度 2.计量加料系统的优化 3.控制染色轧液率 4.控制染色时的织物张力 5.Kusters发展了Optidye CR系统,通过软件也可用来优化冷轧染染色工艺 有关工艺条件对染色的影响 1.温度变化对冷轧染工艺的影响 1) 前处理布温度 2) 工艺用水的温度 3) 冷却水的温度 4)室内环境的温度 5)放热反应 6)轧车温度 7)染液温度 8)头尾色和中边色问题:第一,染料水解、配伍性不好是直接导致头尾色差的主要原因。第二,前处理、轧车不均匀,染液交换差、染料配伍性差是导致中边色差的关键。 9)净洗工艺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 2.试验室-大货的重现性 1)试验室模仿现场条件:包括相同的轧液率,相同的浸轧温度 2)尝试不同的浸轧方法 3)做不同车速下的试验 4)“过夜法”,“烘箱法”,“微波炉法”的比较 5)模拟与现场相同的水洗/皂煮条件 3.冷轧染对织物的要求 1)织物的吸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