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染料染色
直接染料一般能溶解于水,也有少数染料要加一些纯碱帮助溶解,它可不依赖其他助剂而直接上染棉、麻、丝、毛和粘胶等纤维,所以叫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价格低廉,染色方法简便,但最大的缺点是这类染料的染色牢度大部分都不够好,针对染色牢度较差的缺陷,人们作了许多改革,例如采用化学药品,把已经染上颜色的布进行后处理,提高色布的耐洗和耐晒牢度;也有采用新型的交链固色剂来提高染色织物的后处理牢度。除此之外,也发现和研制了一些新染料品种,如直接耐晒染料和直接铜盐染料等。目前,对如何提高直接染料的湿处理牢度,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
(一)直接染料主要性能 直接染料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也有一部分是羧酸的钠盐,染料结构以双偶氮或三偶氮为主。这类染料具有直线、长链、同平面和贯通的共轭体系,因而能跟具有直线、长链型的纤维素大分子相互靠近,依靠其分子间引力而产生较强的结合。此外,由于染料结构中还含有羟基、氨基或羧基,能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形成氢键,所以直接染料能与纤维结合而完成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直接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染料分子内水溶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所含的水溶性基团多,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大。提高温度,也会使染料的溶解度增大。直接染料在水中溶解后,在溶液中形成染料阴离子。但由于一般的水中含有较多金属的钙、镁离子,这些钙或镁盐能与染料阴离子结合而形成不溶性沉淀,不利于染色的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印染用水必须进行软化处理。在染色中较为方便的是在水中加入纯碱或六偏磷酸钠。纯碱的加入能增大染料的溶解度,但过多就会使染料上染缓慢。
直接染料在溶液中是以染料阴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促进了纤维素阴离子的离解而呈负电荷,使染料阴离子和纤维阴离子相互产生较大斥力而不易相互靠近,从而影响了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即纯碱加入染液后起到了增加染料的溶解性及降低了染料
由于直接染料是属于阴离子型染料,它能与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树脂类相结合,而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因此,为了提高直接染料的耐洗、耐晒牢度,往往利用这个原理,采用阳离子性固色剂来进行固色。
(二)直接染料应用性能 根据温度、食盐及上染率对直接染料上染性能的影响,可根据直接染料的应用性能分为三类:
(1)甲类:这类染料分子结构比较简单,上染速率快,匀染性能很好,约在70~
(2)乙类:这类染料分子结构复杂,具有较多的水溶性基因,上染速率慢,匀染性能差,食盐对这类染料的促染效果很显著,要很好控制食盐的加入量,以控制其上染速率和匀染性。若食盐加入过早,就会使染料上染太快而导致染色不匀。
(3)丙类:这类染料分子结构大而复杂,对纤维有较大的结合能力,食盐对它的促染效果很小,但温度对它的影响较大。这类染料在始染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因上染太快而影响匀染。
在拼色时,要注意选用性能接近的同类染料为宜。
(三)直接染料染色方法 直接染料染色方法简单,以卷染为主,由于受染料溶解度及上染速率的限制,轧染仅限于浅、中色。染色一般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选行,在酸性溶液中不适用于染棉,在弱酸性介质中可以上染丝绸。直接染料的卷染工艺如下。
1.工艺流程
卷轴→卷染→水洗(固色处理)→冷水上卷。
2.处方及工艺 见表2-1。
表2-1 直接染料卷染处方及工
项 目 | 浅色 | 中色 | 深色 | |||
染被处方 | 染料(对织物重%) 纯碱(g/L) 食盐(g/L) | 0.2以下 0.5~1 - | 0.2~1 1~1.5 3~7 | 1以上 1.5~2 7~15 | ||
固色液处方 | 固色剂Y或M(对织物重%) 0.8~1.2 30%醋酸(对织物重%) 0.6~1 | |||||
工艺条件 | 项目 | 道数 | 液量(L) | 温度(℃) | ||
卷轴 染色 水洗 固色 水洗 上轴 | - 6~12 2 4 2 2 | 150 100~150 200 150 200 — | 60~70 近沸 室温 室温-60 室温 — | |||
|
注 每轴布重根据不同织物规格而定。
3.卷染操作注意事项
(1)染料先用热软水调匀后溶解,有些染料宜加些润湿剂先调成浆状,然后再加热水溶解,用时将已溶解的染料过滤加入染缸内。
(2)染前将织物在染缸上先用
(3)染色时先加入染料总用量的3/5,在规定的染色温度下染1道后,再加入其余2/5的染料,在第3、4道末加入食盐。食盐中应不含钙、镁盐类,以免影响色光的鲜艳度。
(4)染后水洗,水的流量要适中。染后织物要及时烘干,烘筒的温度应采用先低后高,经固色后的织物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