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大小样色差预防及补救
锦纶染色时,造成大小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小样所用坯布、染化料、大小样工艺条件不同等。可采取的预防及补救有:减少环境及光源的影响,规范打样和对色操作;分析大小样之间的差异,对小样的数据进行修正放样。
1小样对色务必严格、精确。 (1) 化验室对色、配色环境设计,应尽可能采用黑白灰等系列颜色,这样可以预防因环境色彩对眼睛生理所引起的“残像”而影响对色。对色环境的照明必须充足,以防止对色时因光源而发生的色相变化,应采用“有条件”的固定光源,或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灯箱。如果光源变化的几率比较高,如化验室对色环境为开放式,则窗外光源会因不同时间不同光源的变化(如早上与下午的光源不同,阴天与晴天的光源不同),而影响配色效率。 (2) 在打确认样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客户的各种要求,如原样色光偏向,是否有特殊整理,纤维染色用染料是否被指定等。 (3) 打小样用水应与大样生产一致,并需每日对水质及其pH值进行测试,并调节至工艺要求,避免产生色光差异。 (4) 锦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还随其染色前受热史而变化。热定形条件不同会造成织物吸色率不同,从而造成织物批与批之间的色差。锦纶织物前处理的工艺控制也对染色效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大小样的组织规格要相同,染前半制品的工艺条件力求一致,最好采用同一批半制品。 (5) 小样应采用与大样同一产地、同一工厂、同一品名、同一批号的染化料。配色时选择的染料配伍值要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染色过程中各染料在染液中的比例关系,有利于染色色光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拼色时主色染料宜固定,变动调节色光用染料,以便于大小样色光一致。对于在染色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变色的染料不予采用。2 规范化验室配色操作 (1) 一般来说,越接近灰色系列的颜色,其灰彩度越难判断,因为它包含的吸收色相比较复杂,经常需要三种染料拼混,
3 严格控制大小样工艺的一致性 (1) 打样染浴的pH值及升温工艺应尽量与大生产一致。大样生产由于水质及直接蒸汽或间接蒸汽的交叉使用,往往锅炉蒸汽带入碱性而使染浴pH值偏高,使用缓冲剂或配备pH值在线监控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小样染色的保温时间要与大样保持一致,以免由于染透性差而造成色差。 (3) 因固色也会影响色光,所以,小样固色后一定要调节色光,才能进入大生产的工艺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