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还原染料纱线染色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6日

还原染料纱线染色

还原染料是当前色织物纯棉纱线染色的一个主要大类品种。染色后的纱线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坚牢度十分优良,大多数日晒牢度均在6级以上,部分品种高达8级。因此凡需要整理如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形的色织布,都可用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的品种很多,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靛类和蒽醌类,纱线染色所用的还原染料,多以蒽醌型为主。

(一)染色基本方法 蒽醌型结构的还原染料,它的隐色体钠盐易被棉纱所吸附,上染速率快,因此匀染性较差,染浴所需烧碱、保险粉量也较高。在纱线染色过程中,1g蒽醌型还原染料在染浴中常需消耗烧碱和保险粉5~6g,此外染浴中还需要骨胶、平平加0等缓染剂,以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有利于染液向纤维内部扩散,并提高其匀染效果,用量以0.2~0.5g/L为好。在日常染色中染纱时间一般为15~2Omin,为改进色纱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至20~3Omin较为合理。对少量需在较低温度下染色的还原染料,其隐色体钠盐被纱线吸附后,在空气中不易氧化,可选择适当的氧化方法和氧化剂,促进染料隐色体的转化、发色,然后用水洗涤或稀酸液处理,以去除残余碱剂和杂质,最后进行皂洗和水洗,完成纱线染色。由于不同的还原染料具有不同的染色性能,故在纱线染色时,可根据其所需烧碱、保险粉、助剂的用量及染色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差别,选择适当的还原方式和染色方法。

(二)染色工艺和操作

1.手工纱线染色 白纱下缸后需连续提纱倒头7~9次(约5min),但间隔要求均匀一致。

2.往复式染纱机染色 下缸时由两人依次抬纱,机器应处于只摆不转的状态,待白纱全部被染液浸透(相当于往复摆动3次的时间)才能使纱杆滚转。有些匀染性要求高的和丝光纱线,还需在白纱下缸时结合手工操作,将纱左右摆动,并使其连续倒顺滚转4~5min,然后停止运转,但摆动仍需继续进行,以后每隔1min掉向、倒头一次。染色1Omin后,每2~3min

再转向倒头一次,倒头时必须使露出液面约1/3的色纱重新被浸没于染液内,防止产生深浅段头色花。

3.高温高压染纱机染色 筒子纱染色可按正反方向由循环泵推动染液,每隔规定时间变换流向一次,先由中心向四周喷液(即正循环),时间为0.5~1.5min,再由四周向中心喷液(即反循环),时间为4.5~3.5min。若是绞纱染色,则可始终采用正向循环液流染色,不适宜于

表2-9 还原染料纱线染色工艺处方及条件

染色方法

乙法

染料名称

桃红R

染料用量(g)

25

润湿剂

太古油

水量(L)

2

烧碱360Be(L)

0.1

保险粉(g)

50

温度(℃)

80~90

时间(min)

10

烧碱360Be(L)

0.8

保险粉(g)

170

无水元明粉(kg)

1~2

牛胶

适量

温度(℃)

45~50

浴比

1:40

氧化

透风(min)

30 以上

酸洗

硫酸660Be(L)

0.2~0.4

纯碱(kg)

0.2

工业皂(kg)

0.6

浴比

1:40

温度(℃)

95~100

时间(min)

10~15

反向循环,染液如由周围向中心循环时,势必造成绞纱上层密度越来越小,而下层密度则越来越大,形成液流短路,从而出现纱芯染色不透生成白芯、白斑和浅斑。表2

-9为还原染料纱线染色工艺。

在进行纱线染色前,应先对白纱质量进行检验,要求白纱外观洁净无斑渍,呈中性,堆放时间不得超过8h,并用湿布盖好。在纱线染色装机时,应根据不同染纱设备按要求装填,防止因纱线装填不当所产生的染色疵病。


1  2  3  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