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深色涤棉混纺织物喷射染色的白点
相同前处理的同一批坯布染色时,在染深色,如墨绿、藏青和黑色时,往往会产生白点现象,尤其是应用分散/活性两浴法染色时,白点更明显。产生白点有两种可能: (1)浆料没有除尽; (2)原棉上存在死棉。所谓“死棉”,即棉铃在生长过程中因发育不全而产生的僵棉。严格来说,活性染料是不能上染死棉的, 而直接染料则可依靠范德华力上染部分死棉。因此,前者较后者白点明显。这种疵病一旦出现,尤其是经过热定形后,较难修复。
要防止产生白点,首先应加强前处理。因为无论是去除织物上的浆料,还是去除原棉上的死棉,对织物前处理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下为涤棉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处方及工艺条件。
处方/g·L-1 (1) (2)
NaOH (片状) 10~15 4~6
Na2 CO3 2~3 2~3
渗透剂T 1~2 1~2
H2O2(30% ) 3~5 3~5
精练剂YX28 2~3 -
煮练酶188 - 3~5
工艺条件:
处方(1)室温加料,以1. 5℃ /min 升温至100 ℃,保温煮练60~90 min, 充分水洗,待染色。浴比1 ∶10 (以下同) 。处方(1)适宜退浆。
处方(2)室温加料,以1 ℃/min 升温至100 ℃,保温煮练60 min, 降温至85 ℃,经温水洗一次后,换新浴,加入0. 3 g/L 的Na2 S2O4 处理15 min 左右,去除织物上残留的H2O2 ,最后,充分水洗,待染。处方(2)适宜去除死棉。
用以上两工艺处理后,织物采用先染涤或分散/直接一浴法染色。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前处理, 19. 4 tex ×19. 4 tex 268 根/10cm×268 根/10 cm 平纹和29 tex×29tex
全棉织物在卷染机上染藏青和黑色,基本上无明显白点。但在生产上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H2O2 能去除部分浆料和死棉,但用量必须适宜。如过多,加之原棉上的死棉量多而不均,往往会使织物产生破洞(针眼),甚至会使原棉降强。
(2)织物上的浆料和死棉的去除,主要依靠碱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为了使药剂在处理浴中充分发挥作用,应添加渗透剂T。它不仅可以帮助改善因死棉而造成的染疵,而且渗透迅速,特别适用于高支高密织物和原棉品质较差的纺织品。
(3)精练剂选择阴/非离子复配。它既能有效乳化、分散从纤维上脱离下来的杂质、污垢和低聚物,同时,还能抑制这些物质的重新沾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