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产品质量控制
第一节布匹管理一、坯布管理首先要抓好坯布检验。1.概括了解坯布的原料成分及织造工艺。( 1)合纤的国别、牌号、批号及其上色率的变化情况。( 2)天然纤维的产地和等级。( 3)织造中经纱的上浆率和浆料的组成,便于决定退浆工艺。2.对坯布的外观疵点及内在质量进行检查。除按正常检验标准分等分级外,还要分为漂白坯、染色坯、印花坯等。染整厂要检查纺织厂分级分档是否符合染整加工的要求,发现漏验、漏修、漏洗、漏涂(去油剂)的疵点给予修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通知纺织厂。检查后将坯布分成3档3类。3档是:漂白坯:经过洗油或涂去油剂,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油污能去除的坯布,专供漂白使用。浅杂色坯:没有油疵或者油疵甚少,能染色泽很浅的坯布。浅杂色坯如使用洗油或涂去油剂,染后往往造成斑渍。深色、印花坯:局部性油疵比较严重或有散布性梭箱油,只能供染深色或印花使用。3类是:联匹布、并件布、内次布。要注意坯布包装,以防止运输中造成沾污。二、半成品管理加强半成品管理,大力减少油污脏疵点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1.机台保持清洁一般机台,每次开车前要细致检查清洁情况,各种润滑油要少加、勤加,每周做一次彻底的清洁工作。2.运载工具要保持清洁3.减少在制品积压在制品积压时间过长,很可能造成碰伤、水渍、油污脏等疵点,因此,除了妥善存放在制品外,应力求减少积压。尤其是拉幅后的在制品,如积压时间过长,易造成成品的布面折皱印。各种湿布更要防止积压,以免造成风干印及其他疵病。4.半制品要加强交接验收半制品交接验收是工厂重要的基础工作,对染整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交接验收时要重视半制品质量,认真检查织物门幅、H值、有无纬斜、白度、毛效等,同时也要交接好生产数量,做到五清,即来坯清、投坯清、在制品清、产品库存清、统计账目清。做到"五清”的好处是可以掌握生产流转的快慢,控制在制品的多少,掌握加成投坯
第二节加成率的控制 染整成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包括坯布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疵病。因此,为了保证染整成品按计划完成,要酌量增加染整用坯数,这些酌量增加的用坯数与计划数的百分比称为加成率。加成率的高低可体现出一个染整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水平。控制和降低加成率,可采取下列办法。1.控制坯布的匹长与质量按染整厂要求投坯上机的坯布最好是四联匹,但织厂往往做不到。在原色布成包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实际情况,双方订立成包对口协议,对坯布的匹长与质量作出规定,如平纹组织绒布坯,成包协议就规定联匹定长混等成包中可搭二等品5%联匹拼件成包中可搭拼件10%.这样,就给加成率的控制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投坯时一定要根据开剪要求,严格控制坯布的匹长和质量,凡属定长的产品,一定要指定用四联匹一等品,混等成包与联匹拼件的坯布可酌情用于乱码开剪或规定允许的拼件定长产品中。2.控制计划加成与机动加成计划加成数与机动加成数越大,补染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在合约成交量固定的条件下,多染会造成出口率下降,反之,则补染的可能性就增大。因此如何合理控制计划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