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防缩羊毛染色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6日

1 前言  随着毛纺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毛纺行业为适应市场的要求,开发和生产了适应不同档次要求的“功能性”面料,如防水、防蛀、防紫外线、机可洗等等。其中用防缩羊毛生产的机可洗面料效果为最佳,下面就生产这种面料中难度最大的染色工艺做一详细阐述。

2 染料的选择  防缩羊毛与普通羊毛相比较就是鳞片层被破坏,从而使羊毛的抱和性能大大消弱。羊毛经过防缩处理后,纤维的临界表面张力提高,羊毛表面的亲水性增强,这样染液更易渗透,因此防缩毛的特点之一就是上色快。机可洗产品有2项必须符合的指标:产品面积毡化收缩率和产品的染色牢度。  根据防缩羊毛上色快的特点和机可洗产品染色牢度的要求必须选择好染料。在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了兰纳素染料。这类染料的特点是在含有阿白格B的弱酸性染浴中可与羊毛纤维中氨基酸的亲和基团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也就是说染料与羊毛纤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标准要求。

3 染前准备  ①小样试染。为保证染色成功率,染前小样的试染是非常重要的。小样试染的工艺条件要与大缸条件非常相近。在小样试染中发现了如下问题:防缩羊毛在室温条件下迅速上染,试样的密度对染色有很大影响,不加匀染剂的条件下全部染花,升温速度对染色影响很大。  ②根据小样试染的情况定出了装缸量和松团的密度。防缩羊毛要比普通羊毛装缸量小,控制到普通羊毛装缸量的80%。松团密度控制在0.05 g/cm3,染色时纤维的分布密度不能超过0.2 g/cm3。

4 染色工艺的制定  经过试验,防缩羊毛染色的前处理、起染温度、助剂染料进缸的顺序对染色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①防缩羊毛进染缸后必须经过前处理,可以用碳酸氢钠做中和处理,也可用非离子洗剂冲洗30 min。我们的实际操作是用非离子洗剂洗10 min,用清水冲洗20 min。  ②由于防缩羊毛在常温下就开始上

染,因此起染温度要低于普通羊毛的染色,控制到20℃以下。降低起染温度,减少初染率,避免因瞬染多而产生的色花。  ③前处理完后加入染色助剂、元明粉、阿白格B,运转30 min,这时染液中pH值控制5.5左右,之后加入染料并运转30 min后开始升温。  ④升温时保持2~3 min升1℃,加热至100℃保温60 min。染深色时,煮沸后pH调到4.5左右。

5 结束语  经过2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以上防缩羊毛的染色工艺是成熟可靠的,染色合格率达到98%。染色过程中主要做好前处理,起染温度的控制,染料、助剂的进缸顺序及染液pH值的控制。但是由于染色受限制因素较多,如染色用水、档车工的操作等等,要推广使用还得结合使用厂家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