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冷堆染色法就是将染料和碱随配随浸轧到织物上,然后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使染料与纤维发生染色反应的一种生产工艺。这种染色方法的特点是适用于小批量(300~1000 m)和多品种生产。与卷染法相比,其卷与卷、头与尾之间的色差较小,色泽重现性较好。由于是“冷”堆,所以也相应节省了蒸汽。但反应时间较长。 冷堆法染色最适合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即X型活性染料),一般冷堆2 h即可。但染色牢度不佳,染色成品不耐酸性水解,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断键现象。一氯均三嗪型染料(即K型染料)采用冷堆法需要长达16。24 h的反应时间,但染色牢度较好。乙烯砜型染料(KN型)的反应性能处于X型和K型之间。 浸轧液由染料液和碱液按一定比例用泵分别抽取,边混合边使用。这样可以消除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因水解产生得色量降低的现象。 冷堆法染色选择碱剂是关键。二氯均三嗪型染料以碳酸钠较为合适,用量与染料相同,为5—30 g/L。个别匀染性差的和难染品种可采用碳酸氢钠一碳酸钠混合碱剂,用量同上,若染料用量超过30 g/L,改用碳酸氢钠一碳酸钠(2:1)混合碱剂,这样堆置时间长达24 h,但可以得到良好的匀染度。: 一氯均三嗪型染料可用氢氧化钠作碱剂。染料低于10 g/L,氢氧化钠用量同染料量。染料高于10 g/L,则用15 g/L氢氧化钠,堆置时间达16-24 h。 乙烯砜型染料用碱比较复杂,当染料用量低于10g/L时,采用加归的磷酸三钠作为碱剂;当染料用量高于10 g/L时,采用磷酸三钠-氧化钠作为混合碱剂。具体用量如下:染 料 磷酸三钠 氢氧化钠 10g/L 5g/L 3g/L 20g/L 6g/L 3.3g/L 30g/L 7g/L 4g/L 轧染液中除染料和碱剂外,还需要添加下列用剂: (1)渗透剂。除K型染料外,可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了减少泡沫,也可用有机硅类助